【我見我思】沈秋梅/溫暖人間的一束光

三月下旬,報載兒虐致死案後,三百餘社工串連至衛福部抗議,令我感觸良多。

身爲失智老媽的照顧者,我遇過許多啼笑皆非的情況,好比帶她去逛動物園,我去洗手間,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老媽手上竟多出一隻雞腿和冰淇淋,想必是她又到處向人喊餓。雖然很感謝遊園民衆的愛心,但有糖尿病的她必須嚴格限制飲食。

還有一回,老媽在公園向鄰居抱怨經常沒飯吃,善良的好厝邊舉報我有虐老嫌疑。先有警察來探視,接着換社工到訪,而不巧常遇洗澡或備餐時分,失智老人沐浴或用餐,都是費時費力的浩大工程。我因爲被打擾中斷而臉色灰敗,甚或感覺被監督、不受信賴而挫折無力,壓力爆表。

但隔一陣子後,社工依然熱忱到宅查訪關切,無視於我的冷漠對待。當時想,年輕社工哪能體會照顧者備嘗艱辛的滋味?直到社工建議我參加老人服務課程、睿智學堂、健康講座、銀髮共餐……等實質有助益的資源,我才卸下心防,感受社工想創造共好環境、不漏接任何一個受苦的靈魂,這需要多大的熱血投注啊?

社工像是無聲的勇士,勇敢站在第一線,承受脆弱個案的無能或無禮,加之家屬的排拒不領情,這些因素都提高訪視的難度,而訪視場域各有情況殊異,難用固定標準程序來概括處理。社會安全網要密密織成,真的很難一步到位,畢竟社工是人不是神,難免有疏漏不足之處,一切僅靠社工來撐起,更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急着究責失職社工會先澆熄許多努力不懈志工的熱情,兒虐事件衆所矚目,深信不會被衆人遺忘,仍會持續發酵;我希望輿論別傷及發心助人志工的愛心與希望,因爲我也曾置身在暗黑中,感恩當時志工像路燈般灑下柔和光芒,守護着我們母女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