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硝的革命》上架 李敏:民進黨無人敢說非核家園是全民共識

「核能流言終結者」推出《無煙硝的革命:以核養綠公民運動紀實》,記錄擁核公投始末與參與志工們的心路歷程。(李敏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右)、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兼執行長黃士修(左)。(本報資料照)

2018年11月24日,「以核養綠」公投獲得589萬5560同意票,佔總投票數59.6%,不僅成功引領民衆對核能的認識,民進黨政府更因此無人敢再說「非核家園是全民共識」的囈語。爲紀念這起公民運動,「核能流言終結者」推出《無煙硝的革命:以核養綠公民運動紀實》,記錄擁核公投始末與參與志工們的心路歷程,書籍出版費用將用於持續推動到「以核養綠」實現爲止。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表示,「以核養綠」公投發起至今已5個寒暑,「我們很努力的要力挽狂瀾,但不幸的是執迷不悟執政黨已將臺灣的電力系統帶入泥淖。」

回顧發起公投經過,李敏直言:「被反核團體『我是人,我反核』、『用愛發電』氣瘋了」,因此一羣沒有資源、沒有組織、沒有經費、沒有社運經驗的政治運動素人,憑着一股衝動與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發起了這場擁核公投,這有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全國性的擁核公投。

對於「以核養綠」公投在2018年底獲得超過589萬的同意票數,成功廢除《電業法》第95-1條文:「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李敏指出,但黨名爲民主進步的執政黨,居然不尊重社會大衆希望繼續使用核能的意願,仍然堅持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公投志工繼續發起「核四商轉公投」,在2021年12月18日舉行的公投當中,反對得票率52.8%,僅略高於贊成的47.2%,「在執政黨傾巢而出的政治操弄下,能有這樣的成果,足以代表反核已不是民意的主流。」

李敏提到,表面看來,「以核養綠」團隊的努力,對民進黨政府失敗的能源政策沒有帶來任何衝擊,但所有的投入與付出,讓民衆對核能有了較多的認識,也改變了人心中核能的面貌。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人願意公開支持核能,「除了活在自己世界裡的陳姓行政院長外,沒有任何人敢說『非核家園是全民共識』的囈語!」

李敏說,2024是總統與立委的大選年,能源議題會是競選論述的主軸,談能源問題不能不提「電」與「碳」,也不得不討論核能。

李敏強調,就臺灣的天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狀況,繼續非核是死路一條。由民粹的角度,目前臺面上下所有的總統候選人都說支持核能,但截至目前爲止,所有的候選人對於核能還都只是喊口號,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我們期待後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