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 融合傳統百年武術與生活

七崁武術闖關之一是舞獅頭,方法是按照地面畫的跳格子步驟。(周麗蘭攝)

七崁武術闖關之一打鼓,有年輕師父現場指導簡單的鼓點。(周麗蘭攝)

蹲馬步擊水球,七崁武術一點也不難。(周麗蘭攝)

木棍是七崁武術的兵器之一,小朋友們嘗試用木棍瞄準水球,體驗出力的感覺。(周麗蘭攝)

成立6年的西螺國中布袋戲團在校長許美珠、布袋戲師傅「豐興閣」團長餘玉柱帶領下演出「孫臏下天台」。(周麗蘭攝)

西螺國中武術隊表演精湛。(周麗蘭攝)

一年一度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會今(8日)在西螺鎮文昌國小舉行,西螺國中布袋戲團、鼓藝隊、武術隊擔綱開場演出,爲吸引小朋友認識七崁武術文化,今年首次舉辦武術闖關活動,包括打鼓、舞獅頭、蹲馬步、兵器(木棍)戳水球等遊戲。

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七崁武術發展已經好幾百年,隨着時間流逝,武術文化和師父也慢慢消失,該基金會善用師父們的專長,每年一次邀請展演武術,並融合大西螺地區文化寓教於樂。

成立6年的西螺國中布袋戲團在校長許美珠、布袋戲師傅「豐興閣」團長餘玉柱帶領下演出「孫臏下天台」,鼓藝隊、武術隊接着上場發表苦練的成果。

今年首次舉辦七崁武術闖關活動,只要敢嘗試打鼓、蹲馬步擊水球、學習舞獅頭等,過7關就能換獎品,許多家長帶小朋友從遊戲認識七崁武術的元素。

現場也進行幼兒獅頭着色比賽,國小中高年級七崁武術或七崁風光創意繪畫比賽,在縣府放送數位「雲林幣」激勵下,民衆參與熱烈。

今年七崁武術嘉年華活動以「武術、藝術」爲主軸,特別爲傳統紙糊獅頭師傅鍾進權拍攝紀錄片、邀請虎尾國小校長洪孟真及胞姊洪孟芬繪製獅頭繪本。

鍾進權師傅製作的獅頭是以土模爲基礎,黏上一層又一層紙乾燥後脫模,產生一個紙糊的獅頭雛形,他首次在文昌國小大禮堂公開製作過程。

衆所期待的武術大會師展演將於晚間六點舉行,屆時鐘進權師父最新完成的「青頭火焰獅」也將開光點眼,與小朋友的彩繪獅頭一起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