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愛吃冰冬天就易感冒 臺中慈濟:現在就用三伏貼預防

▲洪崚育表示,三伏貼是預防醫學,能把體內寒邪引出來,改善過敏體質。(圖/慈濟提供)

記者鄧木卿/臺中報導

炎炎夏日,來杯冰冰涼涼的冷飲或是來碗剉冰,消暑解渴,直達脾胃,可說是一大享受,不過慈濟臺中醫院中醫師洪崚育卻認爲,夏日常吃冰品,會傷脾胃、陽氣,到了冬天就會容易感冒、過敏性鼻炎哮喘,因此趁現在就使用三伏貼,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

洪崚育指出,氣溫經常飆破30度,民衆即使躲在室內仍然覺得熱,尤其是兒童更是難以抵擋冰涼甜品誘惑,但她也提醒,雖然吃冰消暑卻也容易傷到脾胃陽氣,到了冬天就容易加重過敏性鼻炎、哮喘,中醫推崇「治未病」觀念,就像西醫疫苗預防疾病一般,中醫三伏貼的「冬病夏治」概念,就是一種預防醫學。

洪崚育解釋,所謂「三伏天」,是指夏至後「初伏」、「中伏」、「末伏」的三個特定日子,三伏相距10天;這是一年中日照最長、人體陽氣最旺盛時候,藉由穴位敷貼熱性中藥,打開身體穴道孔竅,讓藥物透過經絡直達病處,引出深伏於體內的寒氣,三伏貼就像磁鐵,把體內的寒邪引出來,就能終止異位皮膚炎、氣喘和過敏性鼻炎。

洪強調,三伏天期間進行完整3次療程即可,建議第1次敷貼最晚在20日前完成,之後每隔週1次,敷貼時間爲2至4小時,建議持續3年,皮膚若有輕微搔癢及灼熱感反應爲正常現象,若是劇烈搔癢,起水泡等,需立即取下藥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