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陳怡如:百佳身價知多少?

【文/陳怡如】

亞洲首富李嘉誠打算賣掉旗下百佳超市業務買家投標結束,究竟花落誰家?此舉又會對零售業產生什麼影響?

百佳超級市場是和記黃埔旗下的零售業務之一,一九七三年創辦,早已深入香港人的日常生活。

因此,和黃宣佈欲出售百佳的消息之後,關於李嘉誠和現任香港特首樑振英失和、李澤鉅(李嘉誠長子,亦爲接班人經營只重利潤率,甚或李嘉誠出走香港的傳聞四起,姑且不論傳聞是否屬實,但就百佳的價值、誰會接手?就相當值得關注!

在和黃委託的財務顧問高盛美銀美林公佈了推銷文件之後,百佳的交易價格也從最初的一○億~二○億美元,推升到三○億~四○億美元。

至八月十六日截標爲止,據傳有七、八個買家競投,原本被認爲最有得標機會的華潤創業(0291.HK)、永旺(0984.HK)母公司日本AEON集團等,出價不及外資財團,但傳聞最高投標價不及三○○億港元(約三八億美元),若價格不及和黃的理想,和黃可能惜售,繼續經營百佳。

由於百佳是掛在屈臣氏底下的業務,過去和黃的財報僅公佈旗下零售業務業績,百佳的實際營運狀況外界不得而知。直到近日,和黃公告百佳去年收益二一七億港元,業績才逐漸公諸於世。

本益比超過三○倍

隨後,高盛、美銀美林也公佈了百佳去年純利爲八億港元,以此爲根據來計算,如果百佳能以三○○億港元售出,本益比將高達三七倍,比香港股市本益比最高的零售股高鑫的二九倍還要高出許多,也比香港市佔率最高的惠康超市母公司牛奶國際(DFI.SP)的三四倍要高。

香港超市業務的零售額雖然每年穩定成長,但是租金員工成本也增加,超市的純利率並不高,以百佳去年的財務數據計算,純利率僅有三.六%;香港超市經過多年發展已趨近飽和,百佳雖然在華南地區經營,充其量也只是活躍廣東省,揮軍北上拓展不順,在上海三進三出,迄今仍未找到最佳對策

因此,認爲百佳的賣相吸引力的,一是對於有業務互補需求的中資或外資零售業,再來就是看上其穩定現金流的私募基金了。

然而,在香港市佔率第三名的華潤萬家,母集團買下百佳的意願非常高,出價卻沒外資高,顯然經過華潤評估,百佳合理的價值不到三○○億港元。

重新認識實體通路價值

如果是WalMart或澳洲兩大零售集團Woolworths、Wesfarmers,想借由買下百佳,做爲擴大在中港零售業的實力,或許價格不是問題,但收購的效益纔是外資零售業最大考量。以香港零售市場成長有限和百佳在中國佈局不深的情況來看,外資零售業出價肯定也經審慎評估。

那麼,後期加入投標的國際私募基金KKR,前些日子纔將持有五年的現代牧業股票賣給了蒙牛乳業,獲利高達三倍。KKR對投資中國企業相當積極,近日剛剛完成亞洲二期基金的募集,募資總額六○億美元,KKR表示投資重點將關注消費、零售、醫療保健、環保等行業。(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