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賺太少?投資達人教你5種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

調查顯示,臺灣有高達八成以上的民衆認爲錢賺太少。(示意圖記者陳亭伃攝)

記者劉姵呈/臺北報導

根據yes123求職網發佈「勞工薪資滿意度與升遷卡關調查」,結果發現,88.9%受訪者對現有薪資待遇不滿意,又有77.3%受訪者認爲目前工作升遷管道卡關,民衆普遍覺得「賺太少」且「升官不易」。看來辛苦的埋頭苦幹,也未必能有更高的收入;但若換個方向想,有一份「穩定收入」支撐外,再去想辦法賺取「被動收入」,你的人生可能會因此更不一樣!

「不用做事就會有收入」、「睡覺時仍然在賺錢」、「靠系統就能有源源不絕的收入」、「邁向財務自由」等,賺取被動收入聽起來很吸引人;但要如何創造被動收入呢?《東森新聞雲ETtoday》彙集投資達人建議,一次整理5種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報給你知!

方法1》定期投資高股息的定存股:

投資一家賺錢的公司,每年公司就會將股息配發給你,如果公司經營的好,股價甚至會有大幅度的上揚,就像是「定存股」的概念暢銷書作家《只買一支股,勝過18%》的樂活大叔施升輝就鼓勵小資族:「薪水不多沒關係!一個月就先努力存這6,000元就夠了!」

他用月薪30K來舉例,一定先拿出20%來存錢投資,剩下的24,000元再去分配食衣住行育樂;但這都還不包含加班費年終獎金、業績獎金跟兼差收入,額外獲得的錢可以當成「小確幸基金」,自行分配使用,當然要加快速度存錢會更好。

每個月只存6,000元,要怎麼投資?施升輝建議,四個月後每存到24,000元就可以開始投資元大臺灣高股息基金(0056),然後將每4年領到的30,000元股息再多買一張0056,6年下來,就會不知不覺累積到50萬元,加上你的男女朋友也是這樣做,就會成功存到第一桶金100萬元。

或者也可以分批買進與大盤同步的ETF,如元大臺灣50(0050),因爲元大臺灣50與大盤連動,安全性高,又具有股息保護的優勢,除非臺股消失,否則元大臺灣50就不會下市,且在大型權值股表現強勢時,元大臺灣50績效甚至還能優於大盤。施升輝認爲,就算股價下跌套牢,投資人也仍能有股息收入,不用擔心股票變成壁紙一文不值,更不必花時間研究個股。

▼配息型的投資保單跟基金也是民衆的最愛。(示意圖/公勝保經提供)

方法2》「存本取息」的基金和保單投資:

一般人不擅於投資股票,會選擇基金或是保險,理財顧問也建議,必須慎選「穩健型」的投資工具做爲理財規劃核心,例如核心配置可以選擇「配息型基金」、「分期還本儲蓄型保單」或「定期配息投資型保單」,這三類型商品都具備「存本取息」概念,可以像包租公一般每期固定領回收益,既能分擔眼前的固定開銷,也能做爲未來的退休準備。若是要規劃穩定現金流的儲蓄計劃,也可以善用「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選擇一次給付或每年分期給付,累積資產又可以創造被動現金收入。

方法3》發揮創意,創造「版權收入」:

版權收入的意思就是發揮自己的創意,製作出自己的知識產權,像是作詞作曲、寫書、開發程式又或是現在最夯的YouTube頻道、經營自己的直播社羣、發展自媒體,進而賺取廣告、版權收入。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一點不是很容易做到,但或許可以藉由發揮創意,分配自己假日或閒暇時間,去挖掘自己的另一興趣培養第二專長,雖然一開始可能乏人問津,且要花時間經營,但等到走出自己的風格,有朝一日版權收入就會產生。

▼愈來愈多人開始經營「微商」,賺取收入。(圖/翻攝自網路

方法4》出租房間或任何東西

可以出租現有的空間、或是東西,例如出租一個車位、出租自己家裡沒用到的房間當二房東,不要小看租金的收入,小一點的像是出租車位給別人,一個月可以有3,000至4,000元收入也不錯。而也有人把自己家裡用不到的空間重新佈置規劃成airbnb形式,讓揹包客或國外旅客日租,一方面可以賺取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交朋友,何樂而不爲!

方法5》經營自己的「微商」,開團購賺取分潤

現在愈來愈多品牌企業不用網紅來作行銷,改而採取的方式是「微商」分銷、分潤的手法,以拆帳的方式和更多網路使用者合作,將線上的房租成本降到最低。舉例像是每個辦公室裡都有的那個「團媽」,像是食品、保健品以及美妝保養品等高毛利商品,都非常適合透過「微商」來經營。

商研院研究也發現,目前品牌企業在中國大陸市場最常使用的是在WeChat平臺進行微商,東協市場則較習慣使用Facebook;在臺灣,你也可以用Line羣組、Facebook臉書社團成立單店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