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榜樣致敬!“感動海淀”2023年度人物揭曉!

在海淀,有這樣一羣人

他們以螢螢之光,繪就時代的璀璨星空

他們當中,有的紮根基層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有的愛崗敬業

在專業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

有的熱心公益

用愛心善舉傳遞着人間溫暖

今天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感動海淀”文明人物、提名文明人物

和文明集體

共同感受來自海淀榜樣的溫暖

共同傳遞源自海淀榜樣的力量

共同見證屬於海淀榜樣的榮光

4月22日下午

激揚向前向上的精神力量——

“感動海淀”2023年度

暨第十三屆年度人物頒獎典禮

在國圖音樂廳舉行

本次頒獎活動共分爲“以非凡之志攀登中國高度”、“以非凡堅守彰顯中國熱愛”、“以非凡奮鬥傳遞中國溫度”、“以非凡之勢續寫中國故事”四個篇章,聚焦科技創新、互聯網、教育、新就業羣體等領域,10位在平凡崗位上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先進模範代表黃鐵軍、高立寧、張國強、王田苗、馮利民、姚雪、宋婷婷、張騰宇、郭宇航、馬偉勳榮獲2023年度“感動海淀”文明人物,何霆、張鷗、馬燕霞等10人榮獲2023年度“感動海淀”提名文明人物,航天二院“鑄盾爲矛”黨員突擊隊等6個團隊榮獲2023年度“感動海淀”文明集體。區委書記張革、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趙衛東出席活動並致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長利,區政協主席劉勇,區委副書記楊仁全,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委辦主任程培衡,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齊慧超,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副區長徐振濤出席活動。

趙衛東在致辭時表示,北京是一座多元包容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首都市民熱情開朗、大氣開放、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推進新時代首都發展的豐富資源。海淀文明人物凝結着首都市民的優秀品質,是美好生活的建設者、和諧社會的維護者、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中國精神的踐行者,他們身上閃耀着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新徵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持續擦亮“北京榜樣”品牌,深化“感動海淀”年度人物評選,做到選樹與宣傳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促進,引導更多市民崇尚榜樣、學習榜樣、成爲榜樣,爲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張革向“感動海淀”年度人物和集體獲得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一直以來,海淀區堅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爲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大力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化榜樣選樹學習宣傳,培育“感動海淀”榜樣品牌,涌現出一批批模範典型和身邊榜樣。榜樣的成就之路、家國情懷和無私奉獻,彰顯了海淀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集中體現了新時代中關村精神,成爲海淀城市精神品格的生動寫照,在推動海淀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中展現責任與擔當、貢獻智慧和力量。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進一步充分發揮模範榜樣示範帶動作用,不斷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進一步凝聚奮進共識,以實幹篤定前行,加快建設現代化強區、高品質海淀,奮力當好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新質生產力示範區。

▲2023年度“感動海淀”文明人物頒獎現場

▲2023年度“感動海淀”提名文明人物頒獎現場

▲2023年度“感動海淀”文明集體頒獎現場

活動中,與會領導、嘉賓爲榮獲2023年度“感動海淀”文明人物、2023年度“感動海淀”提名文明人物、2023年度“感動海淀”文明集體的先進模範代表頒獎。現場通過講述年度人物故事、演繹精彩節目等方式鼓舞人心,點亮精神火炬,傳遞溫暖和感動,將激揚向前向上精神力量的熱烈氛圍推向高潮。

▲由北京音樂家協會阿卡貝拉工作委員會演唱由AI作詞的海淀創投版《上春山》

▲由馬偉勳和來自內蒙古草原的學生帶來的詩朗誦《燈塔》

▲馬芙蓉及其患者共同演唱歌曲《希望你被這個世界愛着》

▲ 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歌手稅子洛、華力創通通導技術團隊合唱的《我會等》

活動通過海淀區政府網、海淀網

“掌上海淀”客戶端、“北京海淀”視頻號

“北京海淀”微博、“北京海淀”抖音

“北京海淀”快手、“北京海淀”頭條

“北京海淀官方發佈”百家號等

海淀融媒傳播矩陣進行直播

他們

是和你我一樣平凡的普通人

只因內心始終秉持的樸素信念

他們的人生在特定的瞬間

閃現出耀眼的光芒

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黃鐵軍

研究AI超過30年 致力搶佔人工智能新賽道

從ChatGPT到視頻生成大模型Sora,“大模型”成爲科技行業的一個熱門詞語。他研究AI超過30年,擅長智能視覺信息處理技術,終結了國外向我國視頻行業索取高額專利費的歷史。2020年,在大多數人對大模型還一無所知的時候,他掌舵北京智源研究院智源研發大模型,並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了開創“中國首個”“世界最大”的大模型悟道1.0和悟道2.0。培養了一批大模型人才,當前大模型創業公司、大廠,從事研發的CTO或首席科學家中,參加過悟道項目的人不在少數,這裡稱爲大模型的“黃埔軍校”。如今,他瞄準打造開源開放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體系,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佔人工智能新賽道。

高立寧

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構建空天信息“超級大腦”

遙感衛星對地觀測是國家航天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衆多遙感衛星中,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獨有全天時、全天候對地觀測能力,然而受限於衛星星上的處理資源,獲取的海量寶貴觀測數據難以被高效處理分析。爲了填補這項國內技術空白,實現在國際上的領先性,他帶領團隊攻關SAR衛星星上實時處理技術,對關鍵技術中的核心問題不斷論證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歷經十餘年反覆試驗和迭代發展,最終研發出SAR衛星星上實時處理系統,實現對星上有效信息的高效直接處理,爲我國在國家安全、防災減災等重大戰略決策提供關鍵核心技術支撐。

張國強

向“新”而行 爭當氫能產業“排頭兵”

氫能產業肩負着碳中和碳達峰時代使命,是保障我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質生產力。他帶領團隊在氫能賽道向“新”求“質”。破局氫能及燃料電池相關技術研發,推出的首款氫能電池,擁有國內首家可實現-35℃超低溫冷啓動的自主知識產權燃料電池系統;挺進大功率世界無人區,打破多年來世界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領域無法突破100kw的難題,研發出全球額定功率達到240kw的車用燃料電池系統直奔行業極限。世界首輛氫燃料電池有軌機車、國內首臺氫燃料電池客車及物流車等更是讓氫能應用走進百姓生活;加快構建氫能產業生態,組織建設國內第一座加氫站、第一座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廠,探索離網制氫新模式將電解水制氫成本從50元降至18元......他是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向世界展示中國氫能產業實力。

王田苗

從實驗室裡走出來的世界級創業導師

他是國內最早一批研究醫療機器人的科學家,將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手術的誤差精度由2mm提高到0.5nm,並率先成功進行了臨牀應用;他曾前往南極中山站,做地面無人值守機器人與無人機科考試驗研究;他是被稱爲中國機器人界“南湘北苗”之一的王田苗教授。30年實驗室耕耘與實踐,他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實際應用,最終實現由科學家到創業導師的華麗轉身。硬科技關注底層的、上游的、硬核的、卡脖子的高精尖技術,王田苗參與孵化投資的都是磁懸浮高速電機、減速器、高精度長壽命陀螺儀、協作機器人一類公司,屬於硬中之硬。但他憑藉多年積累以及對前沿性技術的敏銳度和對投資公司的深入瞭解,成功孵化了數十個優秀的國際、國內技術領先的創業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70多個硬科技項目,更是在一年收穫3個IPO,成爲早期孵化投資科創界的一面旗幟。

馮利民

“野人教授”把論文寫在林海雪原上

他數千次走進這片山林,沿着虎豹足跡前行,被稱爲“野人教授”。從中國境內無繁殖或可持續發展的東北虎種羣,到發現中國境內的第一隻雌虎“十月”,再到如今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已重現“諸山皆有虎”的景象。近20年,他在崇山峻嶺中度過,把論文寫在林海雪原上。爲了虎豹迴歸中國、擺脫瀕危境地,他主持研發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系統,超過2萬臺的實時監測設備被安裝在森林深處,通過現代通信、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組成天地空一體化實時監測系統,用科技守護東北虎豹的家,見證東北虎豹從瀕臨滅絕到虎嘯山林。

姚 雪

用DNA技術破獲積壓案件 堅持向科技要戰鬥力

鎖定真兇,她用DNA技術破獲積壓案件!爲積案攻堅工作再添戰果。DNA是打擊犯罪的“尖刀”,是維護正義的“利器”,她深耕DNA技術從基因中破譯案件“密碼”,先後創新應用多種新型DNA檢驗法,進一步提高檢驗驗出率及準確率,7年裡,於無聲處堅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戰鬥力,把刑事科學技術建設作爲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

宋婷婷

“新農具”助力闖出致富路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她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將“短視頻+直播”變成了“新農具”,帶領團隊奔波在第一線,足跡遍佈全國28個省份,累計行程15萬多公里,幾年間,線上直播的“新農具”助力一批又一批“新農人”闖出了致富路。隨着數字經濟時代到來,短視頻+直播展現出強大承載力。繼續發揮科技互聯網的力量,堅守在鄉村振興、青少年保護、無障礙及適老化、退役軍人關愛、應急災害響應等多個領域,科技向善,用新理念、新技術,打造有溫度、值得信任的數字社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張騰宇

城市更新將老社區賦予新動能

“社區工作就是承上啓下,手勤腳勤,多跟居民打交道”。提起石油大院社區黨委書記張騰宇,社區裡的居民們個個都交口稱讚豎起大拇指。民事調解,他苦口婆心;便民服務,他有求必應;人口普查,他日走夜訪。衣食住行,事事都牽掛,大事小情,件件都關心……他推動建設石油共生大院,文化休閒、親子娛樂、養老服務,樣樣齊全,在城市更新中將老社區賦予新動能,社區居民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郭宇航

暖心又暖胃的城市“美食擺渡人”

“00後”小夥郭宇航和同伴們有個溫暖的名字——“美食擺渡人”。從“一人、一車、一手機”將美食送到千家萬戶,到“一心、一城、一榜樣”成爲海淀居民的“好鄰居”“好幫手”。郭宇航爲自己的成長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從一位普通的外賣員晉升爲組長、副站長,到如今報名國家開放大學的學歷提升計劃,開始攻讀大專學歷,他朝着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不懈追求;郭宇航不僅爲自己的青春塗上了色彩,還以“榜樣的力量”帶領新就業羣體用心、用情、用力參與志願服務,將最絢麗的青春綻放在海淀城市基層治理中。

馬偉勳

“組團式”幫扶,讓首都的“三尺講臺”落戶到草原

從首都到內蒙,“組團式”幫扶搭建起首都師長與草原學子的知識長廊。作爲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團隊一員,北京十一學校副校長馬偉勳到內蒙古科右前旗第二中學擔任校長,開展爲期三年的幫扶工作,將海淀的先進教育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內蒙古科右前旗第二中學。他從抓管理和教師隊伍入手,成功推出“六部教學法”、高效能課堂和“一課一研”的校本教研模式,增強學校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盤活當地教育資源;他向教育幫扶的精準引領發力,協同團隊在此期間共籌措100餘萬元資金用於資助貧困生和設置獎學金,目前已獎勵資助235名“卓越學生”和“優秀學生”,讓草原學子有了走向詩與遠方的機會。在馬偉勳的帶領下,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的種子正在科右前旗紮根成長,開花結果。

一個人帶動一羣人

一羣人影響一座城

通過他們的突出事蹟

我們看見

可親、可敬、可愛

看見

新時代中關村精神閃耀的光芒

看見

城市涌動的向前向上的力量

今年

是“感動海淀”第十三次與大家相見

每一次

我們都能從他們的故事中

汲取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力量

他們的故事是奮鬥在海淀

每一個平凡又不平凡的你我的縮影

感動常在

因爲我們向來一往無前

向他們致敬!

爲每一位海淀的奮鬥者喝彩!

記者:餘婧雯

製圖:羅雨涵

圖片:田丁

編輯:張斌

推薦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