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狹窄民衆常跌落水溝 拓寬爲5米行車更安全

市議員吳敏濟(右二)1日召集建設局養工處等單位,於現場辦理拓寬工程說明會。(陳世宗攝)

建設局養護工程處隊長張少璞(右一)表示,路寬將拓寬爲5米,預計3月中旬可完工。(陳世宗攝)

臺中外埔區二崁路670巷部分路寬不及3米,緊鄰灌溉溝渠且無護欄,常有車輛及民衆行經跌落水溝,險象環生!市議員吳敏濟1日召集建設局養工處等單位辦理拓寬工程說明會;建設局養護工程處隊長張少璞表示,路寬將拓寬爲5米,預計3月中旬可完工。

家住670巷居民張村龍說,日據時代就已建立的灌溉溝,20多年前只有巷道入口前段拓寬過,因附近有餐廳遊客遠道而來用餐,傍晚天色昏暗路燈又不多,遊客和附近居民經過常跌落水溝,垃圾車駕駛也直呼比考照還難,反映多年未果,里民只好向市議員吳敏濟陳情。

吳敏濟指出,670巷道位處內水尾山區,原本道路就不寬,部分道路鄰接灌溉溝,路寬只有兩米多,狹窄到僅容1臺車通行,溝旁又無護欄常有車輛跌落水溝,夜間更危險;附近十幾戶居民向他陳情,他兩次召集相關單位會勘後,併成功爭取經費,1日就正式動工。

建設局養工處海線工程隊長張少璞說,外埔區水美里二崁路670巷59號附近,路側有後裡圳五支線之一延長線灌溉溝,路寬最多2.8公尺,依市議員吳敏濟建議將水溝加蓋增加行車空間;近日將進行新設箱涵工程,道路拓寬後爲5公尺,長度爲35.5公尺,經費78萬元,預計3月中完工,施工期間請用路人改走替代道路以策安全。

吳敏濟強調,傳統農村山區道路只考慮給農機具通行,已不符現代需求,經地方民衆陳情爭取經費拓寬,希市府加緊腳步施工,夜間也要放置警告標誌避免人車誤闖跌入;爲考量夜間行車安全,後續將爭取增設路燈,以及拓寬西側鄰溝未加蓋的路段部分,提供用路人行車更安全,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