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愛情/王慶玲:親愛的,你真的值得幸福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一個得到幸福的人,是始終相信自己幸福的人,而且值得一直幸福着。

我非常喜歡家人好友一起相聚的時光,有難得的聚會邀請,我總是排除萬難去參與。因爲這樣的聚會,一定會見到平常不容易見面朋友們,DD就是其中一個。DD是個習慣把自己藏起來的女人,要見到她,往往都是她最需要被大家關心時候

幸福,爲何這樣難

她並不是宅女,只是一談起戀愛就會把自己「藏在」男人身邊,是個可以爲愛拋棄家人朋友的頭號愛情囚犯。她本人也承認這個封號,因爲她在愛情面前總是無法自由地做自己。這樣的特質,也讓她找到的對象,多半帶着大男人主義影子,剛好可以成爲她愛情的典獄長,交互控制與影響彼此價值觀。折磨與拑制的互動,成爲他們之間的愛情模式

當我看見這個瘦到連衣服都撐不起來的老朋友,我無言地抱着她,胸口有種酸楚的疼痛感,就像被鈍器直搗最深的脆弱地帶,不會流血致死,卻非常難受。

「他說他愛上別人了。」她應該已經哭得太多,說這句話時反而異常地平靜。大家一陣沉默,分別抱一抱需要被支持的DD。

這一幕好熟悉,因爲不是第一次了,記憶中DD出現時,大家都是在安慰她。看不見她的其他時間,則是她緊緊跟在不同男人身邊的時候,她總是臨時說不能來,錯過了很多難得的聚會。

「我還住在他那裡,也還沒有決定什麼時候要搬走,不過,他說我安頓好自己再走也行,只是他越來越不常回來了……我覺得我漸漸失去他的愛,也失去對自己的信心了。」

她問我:「爲什麼幸福離我好遠?爲什麼我的幸福好難好難?」

被愛,從自己而來

親愛的,對你而言什麼是幸福呢?每個人的答案肯定不會相同,但是渴望幸福的感受卻是一樣地深刻。

只是,當一個人的幸福條件是靠自身之外的人事物維繫,就等同把幸福的權力從自己手中交託出去。就像很多人認爲的幸福是「被愛」,但事實上,被愛是源自於自己心裡的感受,而非外在的結果與要求。這也是很多人容易產生疑惑的部分,「被愛」不就是自己以外的人愛着我們,才讓我們感覺到的事嗎?

恰恰相反,「被愛」是我們心知肚明的天生感受。我們覺得「需要被誰愛着」纔有足夠的溫暖力量,纔有堅定的生命動能向前邁進,但那個對象很可能根本不是哪個男人或女人,某個信仰長官,而是你自己。(王慶玲爲身心靈輔導老師,「十方究竟心靈工坊創辦人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86期/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