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菸嫋嫋藏危機! 研究曝中風死亡風險增19% 環保供香成話題

香菸嫋嫋藏危機! 研究曝中風死亡風險增19%,環保供香成話題。(圖/聖華得提供)

華人傳統信仰「有燒香有保庇」,但香菸嫋嫋卻大大威脅人體健康與環境。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指出,燒香產生的懸浮微粒(PM2.5)含有甲醛、乙醛等重金屬物質,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氣喘甚至加速惡化慢性呼吸道疾病,對人體危害甚鉅。燒香時額外增加的二氧化碳,也助長了溫室效應危害,坊間因而出現取代傳統煙香的「無火淨香」,讓宗教信仰也能用更健康更時尚的方式呈現!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 指出,相較於不燒香的族羣,長期暴露於煙香環境中的人羣,中風死亡風險增加19%,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更有10%以上的致死風險,中央研究院相關論文也提及,研究孕期燒香對嬰兒的影響,發現若婦女懷孕期間高度暴露在線香環境中,嬰兒出生的頭圍可能較平均值小,影響腦部正常發育。

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醫師指出:「室內燒香對身體造成較大的危害,不但沒有達到安神效果,反而會因爲懸浮微粒甚至是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造成身體損傷。以電子香或是雙手祭拜等方式取代傳統煙香,可能是較妥適的一種方式。」事實上,包括臺灣知名廟宇如「龍山寺」及「行天宮」都帶頭減少燒香,顯示只要誠心,信仰不需拘泥於傳統形式,符合現代人健康需求,環保、無污染、不用點火等優點更爲重要。

無煙供香爲大衆的敬拜禮佛需求提供新選擇。(圖/聖華得提供)

環保供香業者聖華得提倡以「淨香明燈」取代傳統燒香,藉由水霧化方式,利用健康無污染的煙霧向神明祈福。搭配天然精油成分,搖身一變化作夜燈與香氛燈,環保實用。「淨香燭燈」的主體造型設計理念源自於燈籠,代表祈求光明、平安順利,在傳統風水命理學中也是吉祥的象徵。透過更優雅、清新的視覺設計和嗅覺體驗,讓信仰升級爲藝術觀感與環保信念的延伸,爲大衆的供香禮佛需求提供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