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時評 | 春節消費熱潮映照中國經濟活力

龍年春節,我國消費市場可謂“開門紅”。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8.5%。這一數字不僅體現了節日市場的繁榮,更是中國經濟活力的生動寫照。

作爲中國傳統佳節,春節歷來是消費市場的重頭戲。今年的春節市場呈現出消費擴容提質升級的明顯趨勢。

商品消費方面,綠色有機食品、金銀珠寶等高品質商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顯著,顯示出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這一變化,既是消費升級的具體表現,也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逐步形成的縮影。

服務消費方面,年夜飯、親友宴等餐飲消費旺盛,不僅烘托出節日的喜慶氛圍,也反映出服務業的強勁復甦。與此同時,國潮、國韻、國貨的崛起,成爲春節市場的一大亮點。從“龍元素”飾品到新中式服裝鞋帽,國貨品牌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時尚設計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是國產品牌崛起、消費自信增強的有力證明。

縣域市場的表現同樣令人矚目。智能家居產品的銷量增長六成以上,顯示出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消費升級的趨勢。冰雪消費、文體消費的火熱,則反映了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多元化娛樂的需求。

在網絡零售領域,全國網絡零售額的增長和網絡支付交易量的提升,進一步凸顯了數字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不僅爲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樣化的購物選擇,也爲商家拓展市場、創新商業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撐。

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持續火熱,更是中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活力的體現。購物金額和購物人數的雙增長,不僅爲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了新動力,也爲中國經濟的開放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此外,港澳遊客北上過節成爲新時尚,春節假期,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境車輛12.6萬輛次,與去年春節同期相比增長246%,這一數據不僅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成效,也反映出區域協同發展的活力和潛力。

龍年春節的消費熱潮不僅是我國經濟活力的生動展現,也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逐步形成的有力證明。面對新的一年,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推動下,我國消費市場將持續擴容提質,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肖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