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黃俊文造訪風城 招牌曲目饗樂迷

美國費雪獎得主、臺灣小提琴家黃俊文,疫情兩年多來,行程馬不停蹄,是少數疫情下密集往返臺灣和國際之間的音樂家,近期他已返臺,本週末將造訪有「風城」之稱的新竹,獻出招牌曲目德佛札克小提琴協奏曲饗樂迷。(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美國費雪獎得主、臺灣小提琴家黃俊文,疫情兩年多來,行程馬不停蹄,是少數疫情下密集往返臺灣和國際之間的音樂家,近期他已返臺,本週末將造訪有「風城」之稱的新竹,獻出招牌曲目德佛札克小提琴協奏曲饗樂迷。

黃俊文表示,他鮮少有機會到新竹演奏,這次特別選擇對觀衆而言具有新鮮感的曲子,「我從高中開始演奏德佛札克小提琴協奏曲,這是首燦爛、明亮,也很有可聽性的曲子。」

黃俊文表示,這首作品背後很有故事性,原本是德佛札克題獻給小提琴家姚阿幸之作,「但姚阿幸看完曲子之後,認爲不夠傳統,最後首演不是姚阿幸。確實,在當時的眼光來看,樂曲在作曲架構上不夠傳統;三個樂章不夠鮮明,第一樂章、第二樂章是連貫的,然而,這在當時看來是顛覆傳統的曲式,現在看來,卻也成爲經典傳統。」

從德佛札克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黃俊文思考古典音樂的形成過程,也思考傳統與當代如何拿捏,黃俊文表示,「每個音樂家都需要在傳統與當代之間尋找平衡點,作爲當代演奏者,有某種程度的責任要推廣現代音樂,演奏現代音樂是我很好的養份,也是當下的『古典音樂』。」

也因此他去年在紐倫堡交響樂團開季,演奏作曲家譚盾的作品《火祭》,近期又將前往日本,擔任作曲家細川俊夫新作的首演。

黃俊文表示,有傳統纔有現代,「有機會和作曲家面對面溝通和演奏,會對古典傳統曲目有更新的瞭解,而演奏現代作品,才更能深刻體會傳統的面貌。」

此外,這次演出是受到臺積心築藝術季之邀,黃俊文表示,新竹有如臺灣矽谷,有很多求知若渴的科技新貴,希望新鮮曲目能帶給觀衆發掘古典音樂的體驗。演出將於6月24日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登場,黃俊文將與指揮家呂紹嘉、國家交響樂團同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