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金童陳銳 臺語嘛也通

伊莉莎白大賽獎得主小提琴陳銳,近期返臺演出,隔離14天順利出關,分享練習演奏的心法。(郭吉銓攝)

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家陳銳,在臺停留超過1個半月,他表示,這是他從小搬到澳洲之後,在臺灣停留最長的一段時間;他在這段日子學了一些臺語,並且有機會加強國語,在大師班上,也能自在以英語、國語和學員交流

「『謝謝大家來聽我的音樂會』的臺語要怎麼說?」「你可以說:『多謝大家的捧場。』意思是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謝謝你的支持)。」陳銳向採訪記者詢問臺語句型,努力揣摩臺語音調,如同音樂演奏,有高高低低的音高,也像是牙牙學語嬰孩,不斷重複剛學會句子

陳銳表示,他對臺語其實不陌生,「小時候搬到澳洲,爸媽有時要講一些不讓小孩子知道的事,就會以臺語交談,我爲了聽懂他們在說什麼,每次看到電視上的布袋戲,都會用力聽對白。」

陳銳說,和學語言一樣,在音樂演奏上的表達,他十分重視觀衆聽見的聲音,和他演奏的聲音是否一致,「這是學音樂的人需要注意的一點,耳邊聽到的樂器聲,和觀衆聽到的聲音,不見得一樣。」陳銳表示,母親是他最好的聽衆,從小到大,在不同的練習、演出場所,扮演他的另一對耳朵,「學音樂的人,不只是拉給自己聽,在小琴房練的聲音、家裡客廳的聲音、2000人的音樂廳,都有所不同;加上空氣溫度溼度,當天的狀態,還有上臺膽量,都會影響演出表現,是演奏家時時面對的挑戰。」

陳銳近期演出,將於10月4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演奏曲目韋瓦第《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