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走一走就痛痛 當心是動脈硬化

收至該病例的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丞駿說,當下肢動脈出現硬化、斑塊,久了會導致阻塞,小腿因爲血液無法將氧氣和白血球送達,初期會有「間歇性跛行」症狀,患者走沒幾步路便覺得小腿肌不舒服,但休息一下就會好,故容易遭到忽略。他強調,有些人因此減少減少運動頻率,卻會造成反效果,「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改善病況」。

三高、吸菸、肥胖、腎臟病、運動不足、平時壓力大、年紀逾60歲等,都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新光醫院心臟及血管外科臨牀研究員陳彥仰提醒,患者出現間歇性跛行後,若未及時治療,會因血液過不去、導致氧氣和白血球無法送達目的地,下肢一旦出現傷口,會遲遲未愈,有被迫截肢的風險。魏丞駿補充,嚴重恐併發敗血症,有致命危機,「有上述危險因子、下肢又常出問題者,因儘早就醫。」

李爺爺在檢查後,發現一腳幾乎「沒脈搏、沒血流」,屬於急性的下肢動脈硬化,經治療後已恢復健康。魏丞駿說,若經檢查發現「血管阻塞程度」和「血管硬度」異常,在經醫師評估,可透過口服藥物、開刀、導管手術等方式來治療。陳彥仰說,民衆應維持正常作息和體重、戒菸少飲酒、固定運動等習慣,遠離動脈硬化。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