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慶祝行情還能撐多久

陳菊辭府秘書長,總統蔡英文:這兩年多讓菊姐辛苦了。(取自蔡英文臉書)

蔡英文總統520連任就職在即,民調支持度居高不下,除了獨攬中央行政權、掌握立法院多數席次,民進黨在第二個完全執政的四年內,憲政五院將全部是「國王人馬」,出現臺灣政黨輪替20年來前所未有的「綠色大滿貫」局面。堪稱屠龍倚天刀劍合璧,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此刻的民進黨權勢滔天,當者披靡,許多綠朝權貴想必是志得意滿。但形勢與未來真是如此美好嗎?恐怕未必。所謂權力愈大,責任也愈重,當國民黨再也構不成任何有力的挑戰威脅,甚至在兩岸關係上不再傻傻地扮演「煞車皮」時,民進黨還能繼續玩着「享執政之福、放在野之炮」的民粹遊戲嗎?

更何況,民進黨對臺灣社會不斷灌輸新的國際想像、形塑新世代的國際認知,更不計代價融入美國反中、制中的戰略漩渦,當擁有的權力已如此膨脹、責任相應巨大,主客觀情勢又被激盪得如此高漲時,面對影響臺灣強烈深遠、禍福相倚的兩岸關係,民進黨還能不全面務實地思考反應,繼續說一套、做一套嗎?

剛完成的蘇內閣局部改組,並無太大新意,倒是爲部署未來接班態勢,頗有制衡與扶植黨內特定派系的機心。多數媒體報導評論的重點之一,則是如何規畫某些呼之欲出的人選,以因應即將到來的高雄「罷韓」變局,以及部署兩年後的臺北市長選戰。與此同時,民進黨爲求永續執政,已陸續展開對基層民主斬草除根,除了農田水利會已實施官派,鄉鎮市長官派法案也已提出,正在立法院審議中,勢在必過。

在民主時代,靠着選舉贏得人民付託而執政,本就理所當然,但問題就在於,民進黨贏得選舉、攫取權力的手段與方式,頗多並非貨真價實,而且越趨低劣扭曲,尤其在執政以後打着民主旗號,用的卻是反民主的權謀手段,甚至是以民主爲包裝的黨國新威權,不管是有意或不自覺的墮落,都必須嚴肅釐清防範。

在民進黨強力箝制言論自由下,民主監督機制盡遭蹂躪譭棄,國會成了綠色護航表決部隊的橡皮圖章,在野黨被徹底壓制或甘爲附庸打手,只剩少數媒體敢挑戰當道卻慘遭追殺,網路議論被「國安」紅帽恐嚇而噤若寒蟬…,這究竟是民主改革的新價值?還是民進黨取代了他當初要打倒的惡魔,自己卻成了綠色專政的新威權?

不到兩年時間,從地方大選慘敗到總統與國會大選狂勝,民進黨有識之士難道真不知原因所在?少數權貴真以爲自己是天縱英明、天命所繫?真不知民間疾苦的事實並未改變,而且隨時可能爆發?如今民進黨聲望更上層樓,雖說是抗疫有成所致,但臺灣社會因此而激發出的存在感、自信心與團結力,纔是民意向世界展現力量,進而讓政府光彩受惠的關鍵,實不容民進黨政府掠美自欺。

外在效應終究會漸趨正常,民進黨執政有沒有料、夠不夠格,也會從反中、反送中和抗疫的光暈效應中,逐漸剝離出來,回到內在人心真實的關照。總統府的密件被駭事件已經預示,不要再把什麼問題都推到大陸與國民黨,禍起蕭牆、權鬥內鬨纔是民進黨未來真正的病竈。民進黨的慶祝行情還有多久?還能承載臺灣人的期待與付託走多遠?且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