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鼻蝠進入備孕期 基市劉銘傳隧道暫不開放自由參觀

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宣佈,爲配合在劉銘傳隧道內棲息的臺灣葉鼻蝠繁殖期及育幼期,5月到9月將不開放民衆自由參觀劉銘傳隧道。(張志康攝)

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宣佈,爲配合在劉銘傳隧道內棲息的臺灣葉鼻蝠繁殖期及育幼期,5月到9月將不開放民衆自由參觀劉銘傳隧道。(張志康攝)

基隆市劉銘傳隧道是全臺第一座鐵路隧道,目前也是臺灣葉鼻蝠的棲息地,爲了確保臺灣葉鼻蝠在繁殖及育幼期能夠安心繁衍,基隆市文化局日前發出公告,自5月1日起暫不開放民衆自由參觀,僅接受團體預約導覽。

基隆市市定古蹟劉銘傳隧道,是全臺灣第一條現代化鐵路隧道,也是全國僅存的清朝時期的鐵路遺址。2009年發現隧道內部坍方且排水不良,在公共安全的考量下,封閉到去年12月底。

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宣佈,爲配合在劉銘傳隧道內棲息的臺灣葉鼻蝠繁殖期及育幼期,5月到9月將不開放民衆自由參觀劉銘傳隧道。(張志康攝)

基隆市政府文化局2019年起進行古蹟本體修復工程,2022年再進行光環境及入口意象型塑計劃,自去年12月28日起,開放民衆預約導覽。文化局表示,雖4月中旬纔開放民衆自由參觀,但因爲劉銘傳隧道內有臺灣葉鼻蝠棲息,文化局也聽取生態學家建議,依葉鼻蝠生長季節來滾動式調整劉銘傳隧道參觀方式。

文化局指出,臺灣葉鼻蝠在每年的1至2月是冬眠期,隧道內的葉鼻蝠會去別的地方冬眠,因此文化局纔在3到4月間增加週四至週日開放民衆自由參觀。但因爲每年5月到9月,正值葉鼻蝠繁殖期及育幼期,爲維護劉銘傳隧道內之生態平衡,才決定自5月1日起,僅提供週四至週日團體預約導覽服務,不開放民衆自由參觀。

文化局強調,此舉搭配蝙蝠保育觀念的宣導,主要目的在於降低干擾隧道內生態。因此將於隧道內外補強告示,要求民衆在進入隧道時,必須保持安靜及禁止使用閃光燈、手電筒照射蝙蝠等注意事項,呼籲參觀民衆一同來保育隧道內生態多樣化。9月之後,再視葉鼻蝠生態狀況,是否開放民衆自由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