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PM2.5空品達標 提前邁入二級防制區

北市自2021年起爲細懸浮微粒二級防制區,成爲符合空氣品質標準區域,已提前完成階段目標。(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自2021年起爲細懸浮微粒二級防制區,成爲符合空氣品質標準之區域,已提前完成階段性目標。(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自2021年起爲細懸浮微粒二級防制區,成爲符合空氣品質標準之區域,已提前完成階段性目標。(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依據行政院環保署最新公佈的「直轄市、縣(市)各級空氣污染防制區」,新北市細懸浮微粒(PM2.5)3年年平均值濃度亦已低於國家標準15 µg/m3,24小時平均值低於35 µg/m3,自2021年起爲細懸浮微粒二級防制區,成爲符合空氣品質標準之區域,已提前完成階段性目標。

環保局表示,市長侯友宜於2019年宣示打造新北市爲無煤城市之目標,新北市於2019年並完成「燃煤鍋爐退場」、「瀝青燃料油改氣」及規劃111年完成「燃煤汽電共生機組退場」等3項關鍵政策預計使新北市自2023年起成爲無煤城市,達成符合國家標準的細懸浮微粒二級防制區。

將以2023年達美國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12 µg/m3爲下階段目標,持續努力推動各項空氣污染管制工作

現經市府各局處跨領域合作推動,及各企業配合空氣污染物減量工作下,細懸浮微粒年平均濃度從2014年的22.3 µg/m3,降至2020年的12.8 µg/m3,降幅爲42.6%,並經環保署於2020年12月29日公告新北市自2021年起細懸浮微粒由三級防制區提升至二級防制區,新北市已提前2年達成空氣品質目標。

環保局說明,新北市近年在固定污染源之空氣污染管制策略包括,燃煤鍋爐退場、瀝青業燃料油改氣及排放數據自動傳輸電廠加嚴排放標準,並已完成3座燃煤汽電共生機組退場工作;在移動污染源管制面向,持續推動高污染車輛攔查及攔檢、推動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調修燃油系統、鼓勵老舊燃油機車換購或新購電動車並予以補助,2020年已完成淘汰10萬輛1至4期機車,及汰換1055輛1至3期柴油車,同時爲減少民衆通勤時之污染暴露。

交通局經發局合作推動綠色運具環境優化工作,統計2020年新北市電動機車新增設籍數計1萬6246輛爲全國第一;而在逸散污染源管制面向,除已建立之營建雲管制系統,聯結工務局水利局進行工程跨域污染管理外,另全國首創智能工地,由以往的被動陳情改成主動改善之管理方式,更有效執行污染稽查工作;同時運用空拍衛星影像執行裸露地管理;此外,針對特定餐飲業進行油煙輔導改善,陳情案件數降幅達88%。

環保局表示,新北市將持續推動及落實各項空氣污染防制工作,包括2022年完成最後一座燃煤汽電共生機組退場、臺北港區粒狀物加嚴管制、持續推動汰換老舊車輛、搭配空品微型感測器科技執法、推動工地智能化管理以及加強餐飲業管理等措施,期望能於2023年達成美國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12 µg/m3,使空氣更清新,守護市民健康與良好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