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社區服務人心暖

【新春走基層】

“吃了年夜飯,我就77歲啦!”眼前這位紅光滿面的老人名叫劉惠琴,是蘇州高新區滸墅關中心小學的退休教師。每逢週三、週五,她都和朋友們齊聚滸墅人家社區排練室,練習當地的非遺打蓮湘、腰鼓舞。一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六七年來,劉惠琴阿姨和隊友風雨無阻,把技藝練得爐火純青,隔三岔五還承擔着社區的各種演出任務,爲社區增光添彩。

記者正靠門邊兒上看劉阿姨她們排練節目,遠處興沖沖走來一位老人,手裡拿着一沓墨跡未乾的紅底“福”字。“新年來了,大家都要在家裡張貼‘福’字,祈求來年好運。我昨日在社區北廣場寫‘福’字,一會兒就搶空了,今天我又抓緊寫了30張。”滸墅人家社區的老居民許叔林告訴記者。

滸墅人家社區是一個集動遷小區與商品房小區爲一體的混合型社區,常住人口約1.5萬人,60歲以上佔比20%,達3000人。如何讓老年人生活豐富多彩,是社區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我們社區最大的功能就在於服務集聚。老人來了以後,上午在這裡跳操,中午有提前預訂的飯菜配送過來。下午可以聽長篇彈詞,或者看電影,還有瑜伽課、太極課、書法課,選擇可多了。”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濟開發區(鎮)滸墅人家社區黨委書記周昀,領着記者在社區邊轉悠邊介紹。社區衛生服務站通過醫聯體建設,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下沉的優質診療資源。

臨近中午,老人們的午飯配送到了滸墅人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社區志願者張羅着先把周阿婆的飯菜送過去。周阿婆是一位96歲高齡的空巢老人,每天就餐成了一個大問題。樓棟兼職網格員杜阿姨知道後,想辦法爲她安排暖心送餐服務,隨即由就近樓道的網格員、黨員、銀髮志願者共10名居民組成了“三色堇”騎士志願隊,擔負起給周阿婆每天取餐送餐的任務。

這時,劉惠琴排練完節目,來到日間照料中心吃午餐。“我覺得像我們這樣的老年生活可以打100分,‘交關’滿意!”劉阿姨一口蘇州話“點評”,贏得了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們的一片贊同聲。

(本報記者 蘇雁) 【編輯: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