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紅樹林木棧道整修 下週開放遊客搶先觀溼地生態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過虹橋後,進入的木棧道被稱爲「龍貓隧道」。(羅浚濱攝)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下週正式開放,遊客搶先進入木棧道欣賞溼地生態。(羅浚濱攝)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欣賞招潮蟹生態的木棧道和4座景觀涼亭老舊做整修,因廠商進口木料未能通過防焰檢測,致虹橋及涼亭工程停擺,雙方打民事訴訟還未判決,交旅處整修完成虹橋,並增建繞過訴訟標的物涼亭的木棧道,預計下週全面開放,但已有不少遊客搶先進入欣賞溼地生態。

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北臺灣唯一水筆仔與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有深入溼地的木棧道,能近距離觀察溼地潮間帶的動植物生態,兩側茂密的水筆仔比人還高,被稱爲「龍貓隧道」,木棧道和涼亭疑遊客烤肉先後發生5次火災,縣府爭取漁業署補助投入近6千萬元,辦理紅毛港遊憩區整修工程。

農業處長範萬釗表示,2019年6月底封閉進入紅樹林的虹橋,讓得標廠商進場施作修復木棧道和景觀涼亭,因新冠疫情影響,廠商無法馬上從國外進口建材,後從進口的婆羅州鐵木,未能通過火焰檢測。

工程完成約83%,虹橋欄杆經3次防焰檢測沒通過,景觀涼亭的材料也有問題,發現廠商未按圖施工,又拒絕依設計監造單位提出的缺失做改進,經與漁業署商討後決定就地結案。

縣府沒收廠商436萬元履約保證金及約900萬元的逾期違約金,由交旅處接手重新招標進行後續工程,廠商不服,與縣府打民事訴訟,已開過5次庭還未判決。

交旅處長戴志君表示,紅樹林的虹橋有鋼鍵斷裂,導致橋臺位移等問題,該處以1988萬元 完成修復,維護民衆通行安全,從木棧道進入「龍貓隧道」後的涼亭,是縣府與廠商訴訟中的標的物,造成整個木棧道通行斷點,以130萬元闢建木棧道繞過涼亭。

戴志君說,這2項工程都已完成,正檢修有木頭鬆動的棧道和椅子,預計下週正式開放,由於目前正值暑假,不少遊客已搶先進入,近距離觀察溼地潮間帶的動植物生態,發現有些遊客邊地將瓶瓶罐罐等垃圾丟到溼地內,希望遊客發揮公德心,不要破壞環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