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恐加速腎臟衰老!醫籲確診後留意「5症狀」

(示意圖/Shutterstock)

響應3月9日世界腎臟日,臺灣腎臟醫學會聯合全臺醫療院所舉辦「腎利人生」園遊會及系列衛教講座。(臺灣腎臟醫學會提供)

臺灣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破千萬,多數民衆在確診後容易放鬆警惕,殊不知新冠病毒正默默加速腎臟衰老,研究顯示,確診後的患者腎臟老化速度是一般人的3倍!臺灣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可能患有腎臟病,盛行率長期高居全球第一,卻因早期無明顯症狀,且民衆大多對腎臟病的知識不足,往往延誤就醫而演變成中重症,使得腎臟病成爲高盛行率、低認識率的國民病。

國外研究指出,確診新冠肺炎後會加速人體器官衰老,尤其以腎臟、腦部、心臟等三大器官最爲嚴重。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說明,隨着年齡增長,腎臟會逐漸老化,以平均一年1%的速度下降,但感染新冠病毒的話,腎臟老化速度可能將飆至3倍,意即在一年內就下降3至4%。

吳麥斯提醒民衆慎防「四高五狀」。如有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五大症狀,應儘早就醫篩檢、早期介入;除了大衆熟悉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外,也應留意高腎壓,定期追蹤「四高」,纔有機會及早揪出腎病變風險。

吳麥斯指出,腎臟是沉默的器官,且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民衆不易察覺,多數民衆更對於慢性腎臟病存有迷思或誤解。據統計,臺灣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逾12%,卻有超過9成(9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而不自知,察覺有異時卻已演變成中重症。

爲了響應3月9日世界腎臟日,臺灣腎臟醫學會聯合全臺醫療院所舉辦「腎利人生」園遊會及系列衛教講座,現場推出健康檢查、衛教諮詢,以及節目表演、闖關遊戲等多項精彩活動。繼3月5日臺中場及今日開跑的臺東場,接下來還有3月12日高雄場次、3月26日臺北及桃園場次,現場除推出健康檢查、衛教諮詢、節目表演外,還有各式闖關遊戲、有獎徵答及摸彩等活動,全臺醫療院所也將辦理系列衛教講座,積極協助民衆培養腎臟保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