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iPad Pro/Air 怎麼選?三步選購法,看完不糾結

567 天,可以讓愛範兒以 120 噸鋼材、10638 平方米的標準搭建 19 座未來方城,或者讓蘋果更新一代 iPad。

雖然 iPad 10 在去年更新了 eSIM 卡的版本,但這樣的更新幅度自然無法稱爲換代。

好在這一年半沒有白等,在放飛想象力的夜晚,iPad 成爲蘋果發佈會的絕對主角,蘋果一口氣更新了 iPad Pro、iPad Air,以及 Apple Pencil、妙控鍵盤等 iPad 配件。

量大管飽的蘋果,讓我反倒有點擔心 iPad 下次要何時纔會更新。

看懂全新 iPad,抓住 3 個關鍵點

相信關注 iPad 更新的你,已經在這個早晨把蘋果官網翻了個底朝天,點擊這裡就可以查閱愛範兒的發佈會總結,幫你再次回顧。

這裡,我們簡單複習下本次更新的三個關鍵點:性能、尺寸和配件。

性能:全面升級

iPad Air 用上了上代 iPad Pro 的同款 M2 處理器,iPad Pro 則跨過 M3 芯片,直接首發了全新的 M4 芯片。

在性能方面,能打敗 iPad 的,只有下一代 iPad。

當然,價格方面也是,新款 iPad Pro 價格有所上調。

尺寸:更大的 iPad Air,來了

現在,iPad Air 也和 iPad Pro 系列一樣,擁有了一大一小(13 英寸、11 英寸)兩個尺寸。

不過,iPad Air 屏幕刷新率依舊是 60Hz。而 iPad Pro 不僅有 120Hz 可變刷新率,還用上了 OLED 屏幕,且可以選配納米紋理顯示屏玻璃。

配件:Apple Pencil 和妙控鍵盤一起更新

這場發佈會最有看點的或許就是這支 Apple Pencil Pro 了,除了 Apple Pencil(第二代)的全部功能,它還支持側旋、輕捏、觸覺反饋(震動)、查找四大功能,可以更好的配合書寫繪畫。

全新的妙控鍵盤採用了鋁金屬掌託,相比前代增加了一排功能按鍵,觸控板也從機械結構升級到了觸覺反饋。

但要注意的是,新款的 Apple Pencil Pro,僅可搭配最新款的 iPad Air 和 iPad Pro 使用;新款的妙控鍵盤,僅可搭配最新款的 iPad Pro 使用。

不要糾結,新 iPad 這樣選

如果你等了一年半,就等新 iPad 發佈後「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卻在大小几款 iPad 發佈後亂了手腳,那就跟着我簡單 3 步走,明確需求買平板。

第一步:明確需求

在標準版配置卷不過 Android 平板的今天,iPad 最大的優勢,依然是軟件生態,但這同時也讓標準版的 iPad 在大多數體驗上,與更高配置的 iPad 沒有太多差別——雖然屏幕更差、配置更低,但它依然可以流暢的追劇、寫稿、繪畫、剪輯視頻。

所以我們要從需求出發,先找到新款 iPad 的主要升級點。

在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新發布的幾款 iPad 的主要升級點,和一些減配的地方。

接下來就讓我們更進一步,把配置和需求關聯起來,我們爲你準備了一張需求表,方便你勾選自己的需求:

我們爲每款新品提供了 5 個使用場景,如果某款 iPad 滿足你需求的場景超過 4 個,那它大概率就是能滿足你需求的產品了。

以我爲例,工作方面,我使用 iPad 做文字工作的同時,還經常需要分屏查找資料;遊戲方面,老款 A12Z 芯片的 iPad Pro 已經不能流暢運行《星穹鐵道》了;學習方面,我經常使用 iPad 和同好開線上交流會。iPad Pro 自然可以滿足我的需求,但 13 英寸、大容量的 iPad Air 已經完全足夠了。

第二步:選定尺寸

或許你在第一步中已經明確了自己想要入手的 iPad 型號,但如果你選擇的是之前沒有使用過的 iPad 尺寸,我依然建議你瞭解一下 iPad 的尺寸再入手。

使用 Safari 瀏覽器打開 iPad 的詳情頁,拉到最下方,就可以看到用 VR 看新款設備的入口。

如果你想選擇最大尺寸(13 英寸)的 iPad,你將擁有更出色的觀影體驗,以及多任務分屏體驗。

但你要注意,更大的尺寸意味着便攜性降低。即便這代 iPad Pro 比 iPad Air 還要輕,搭配妙控鍵盤,13 英寸的 iPad Pro 會和 MacBook Air 的重量不相上下。

如果你想選擇 11 英寸的 iPad,除了屏幕小一些,在體驗上其實與 13 英寸款不會有太大差別,而且這一尺寸兼顧了便攜和生產力,進能寫稿剪視頻,退能追劇看綜藝。

但是,如果你想用它進行分屏操作,它的屏幕尺寸就又有點不夠用了。如果想用它使用臺前調度功能,建議外接顯示器釋放所有潛力。

如果你在等待 iPad mini 更新,作爲尺寸最小的 iPad,它把便攜和娛樂發揮到了極致,稱它爲性能最強的移動遊戲機也不爲過。

但娛樂性拉滿的同時,生產力也就沒剩多少了。不論是用它做筆記上網課,還是繪畫剪視頻都捉襟見肘,它在學習、工作中更多扮演輔助的角色。

據稱 iPad mini 將於後半年更新,等了這麼久了,也不差這半年。

第三步:配件怎麼選?

注意,在選購之前,一定要看清楚配件的兼容性,在這裡針對新品再次強調:

1. 新發布的 Apple Pencil Pro:僅支持最新款的 iPad Pro 和 iPad Air;2. 新發布的妙控鍵盤:僅支持最新款的 iPad Pro。

在選購時,一定要點開「兼容性」一欄,仔細查看配件是否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Pad。

Apple Pencil:官方的就是最好的

雖然已經有不少第三方廠商做出了很不錯的觸控筆,但不論是對壓感、傾斜的支持還是各種官方、第三方的 app 適配,Apple Pencil 都優秀太多了,所以在觸控筆方面,只建議購買 Apple Pencil。

去年蘋果發佈了入門款的 Apple Pencil(USB-C),它可以兼容所有使用 USB-C 接口的 iPad,所以包括新發布的 iPad Pro 和 iPad Air 在內,多款在售 iPad 的 Apple Pencil 都有兩個選項。

功能上,Apple Pencil(USB-C)擁有 Apple Pencil 一貫的精度和低延遲,也可以感應傾角、識別懸停,但壓力感應、磁吸充電、點擊切換工具等功能全都沒有。

除此之外,每款 iPad 可選擇的 Apple Pencil 就只有一款了,比如剛發佈的 Apple Pencil Pro,就是新 iPad Pro 和 iPad Air 的專屬,在設備兼容性方面,蘋果可謂等級森嚴。

妙控鍵盤:好,但它可能並不適合你

作爲一個編輯,妙控鍵盤是我最喜歡的 iPad 官方配件,它是如今手感最好、功能最全且使用最方便的 iPad 鍵盤,如果你是重度文字工作者,那妙控鍵盤不會讓你失望。但它太沉的重量、較小的開合角度、昂貴的售價,讓它遠算不上完美。

另外,我覺着有必要給大家看看我首發購入的白色款妙控鍵盤現狀:

或許是我用的不夠仔細,但三年時間足以讓你的妙控鍵盤上佈滿歲月的痕跡,如果你比較在意的話,建議購買黑色款,至少看起來沒那麼明顯。

採用鋁金屬掌託的全新妙控鍵盤或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但它是新款 iPad Pro 的專屬配件,也就是說,哪怕你購買了最新的 iPad Air,所搭配的妙控鍵盤依然是多年前沒有功能按鍵、邊緣會開裂的老款。

鑑於妙控鍵盤高昂的售價,如果你想嘗試用 iPad 寫作,我建議先入手一款便宜的藍牙鍵盤試試,如果真的可以堅持下去,再入手妙控鍵盤也不遲。

平板市場,早已不是 iPad 和其他

要不要咬咬牙上高配?Android 平板更便宜配置還更好?有必要衝首發嗎?前代 iPad 還值得購買嗎?

相信看到這裡的你,依然會有上述不少疑問,這就幫大家答疑解惑:

1. 需求比配置更重要

在兩三百元的差價中,iPad 總會出現低配高容量和高配低容量打架的情況。

還是那句話,不要爲自己創造需求。就想看劇,iPad 足夠了,希望便攜,iPad mini 也可以。

相比「加 200 元就能 XXX」的僞需求,「我就想要個紫色的 iPad」更有意義。

2. iPad 並非一枝獨秀

我們要承認,在高端平板市場,憑藉着優秀的軟件生態和配件,iPad 依然獨樹一幟,但當我們把目光放在標準版 iPad 的價位段,搭載驍龍 8Gen2 的小米平板、可以與 Mac 互通的 vivo Pad、發佈專業繪畫軟件的 MatePad……

性能、軟件、生態,iPad 之外,也有更多選擇。

3. 老款依然值得購買

有多少人還在使用 18 款的 iPad Pro?舉手讓我看看。

對大多數人來說,iPad 一直都是一個性能過剩的設備,特別在 M 系列芯片下放後,性能方面更是無人匹敵。

但如果你能找到靠譜的第三方平臺,舊款 iPad 依然值得入手,屏幕、生態還有價格,舊款 iPad 在這些地方仍有不錯的競爭力。

4. 首發?還是優惠

像 iPad 這樣一用三五年(甚至更久)的設備,我們更建議不要衝動消費,多看看評測、去線下體驗後再入手。

更不要說百億補貼、年中購物節、教育優惠等促銷活動馬上就來。

按照慣例,像 iPad Pro、iPad Air 等都會進入開學季活動,購入 iPad 可能會附送 Apple Pencil。

如果你還是無法下決定,擔心全新的 M4 芯片會有什麼獨佔功能,那我建議聽庫克的,下個月 WWDC 再見面。

或許到那時,iPadOS 又迎來一波大更新之後,今天發佈的 iPad 纔會解鎖它的最終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