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疫情詭譎 本土可能性低

新疆烏魯木齊,一家水果商戶在店舖內噴灑消毒液並準備開門營業。(中新社資料照片

26日,醫護人員在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進行核酸檢測採樣工作。(新華社

新疆烏魯木齊市居民外出購買生活用品。(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分析,此次新疆出現的疫情與過去幾次不同,首先它發生在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其次,出現大量症狀感染者,但卻沒有一例確診病例,這都需要後續進行大量調查研究。曾光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對所有陽性病例進行詳盡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

10月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7例。曾光認爲,此次新疆出現的病例爲疏附縣本土產生的可能性不大,應該是和外界有過某些接觸導致感染。他強調,眼下當務之急是要把已經發現的138例無症狀感染者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去分析,集中力量做好每一個人的流行病學調查,理清病例之間的關係,從而釐清傳播鏈條。「這工作量很大,需要非常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

目前無症狀感染者中尚未出現確診病例,究竟是因爲發現早,還是因爲病毒毒性減弱?一天之內新增137例,是否意味着病毒傳播力增強?曾光認爲,對這些問題還不能下定論,目前下判斷還爲時尚早,只有早日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和擴大檢測工作,才能看清未來的疫情走勢。曾光強調,雖然目前其他地方沒有發現喀什的關聯病例,但是各地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感染者皆爲主動篩檢

曾光說,此次喀什疫情與之前疫情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和氣候有關,那個地方氣溫下降,會引發很多問題,當然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北方城市都應該格外注意。

除了感染者尚處在感染早期的可能,大量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現是否意味着病毒的致病力在減弱?對此,曾光分析,這麼多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是很不一般的,但判斷病毒是否發生變化,還需要對病毒進行基因分析,尊重實際調查和分析的結果

曾光說,病毒的致病力、傳播力表現出了多樣化趨勢。目前人們和新冠病毒打交道的時間才十個月,病毒也在變化,現在看待病毒可能和早期看待病毒是不一樣的,新疆的病毒和美國、歐洲的也不一定一樣,很多需要進一步研究。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25日通報137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意味着要對這次疫情高度關注,提示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但好在現有的所有無症狀感染者都是在主動核酸檢測篩查中發現的。

他表示,新增137例感染者皆爲無症狀,有可能意味着這些陽性感染者尚處在感染早期,感染時間不長,後續一部分無症狀感染者會轉爲確診病人

不會再有大面積蔓延

在專家看來,今年7月新疆發生疫情時,就有初期大量無症狀感染者出現的情況。如果是這樣,就可以通過快速行動將疫情控制住。但如果無症狀感染者已經感染時間比較長了,就代表着還有其他病例的出現。

疫情會不會大面積蔓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表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有可能在將來,各地出現疫情的小波動都有可能,但絕不會再出現1月時武漢的嚴重疫情,民衆不必太過恐慌。要防止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對個人來說就是加強自我防護。

導致本次喀什疫情的原因是什麼呢?楊功煥也認爲,此次疫情與冬季來臨,氣溫下降有一定關聯。

針對喀什地區出現的這一波疫情反彈,目前公佈的均爲無症狀感染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表示,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一般在出現症狀前的2天即可查出陽性,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因爲這些病人大多數處於疾病早期,二是由於當地反應比較迅速,可能在病人出現症狀前已經追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