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內閣將上任 工商團體提7建言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上任,新內閣政策走向動見觀瞻。圖爲工總第13屆第1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本報資料照片)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上任,新內閣政策走向動見觀瞻,也將牽動臺灣的經濟發展。工商團體提出7大建言,期望在電力能源、兩岸經貿、淨零碳排、五缺、稅制合理化、產業平衡發展與結構轉型等面向,新內閣能務實因應。

新內閣一上任即面臨物價高漲、通膨惡化、貧富差距擴大、產業發展M型化、國際經貿困境等日趨嚴重的經濟問題,準經長郭智輝未上任即展開傾聽之旅,除與工總重要幹部、中小企業全國總會已會面外,預計13日也將拜訪商總。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表示,臺灣服務業極具競爭力,希望與製造業一樣擴大外銷海外市場,臺灣服務業目前大部分仍依賴內需市場,如要到陌生的國家或地方,需要政府在法規制度與駐外單位的幫忙,讓臺灣服務業將觸角伸向東北亞、東南亞等國家。

另一重要問題是觀光,許舒博期許兩岸開放更多航點,雙邊民衆可互相往來,擴大商機,盼現任副院長鄭文燦擔任海基會董事長後可促進兩岸溝通交流,臺灣也能拓展更多景點,吸引觀光客。

工總所關心的不僅是電力穩定、核電延役與強化兩岸經貿問題,其他如淨零轉型、碳權碳匯制度;稅制合宜性、鼓勵長期投資;解決產業缺工、缺纔等五缺,推動人才政策結構性改變;以及重視半導體外產業,培養其他領頭羊產業。

工總監事召集人苗豐盛指出,電力是促進臺灣經濟發展的基石,而電力的充足、穩定供應尤爲重要,建議政府應延緩廢核,善用現有核能設施發電,以維持經濟及產業發展。兩岸經貿上,政府應善用海基、海協兩會現有的機制與臺商協助,主動積極爲兩岸互動停滯的現況解凍,臺灣以貿易爲導向的經濟型態,應向世界各地發展,有龐大商機的大陸市場,亦需務實經營。

工總一位重要幹部指出,目前已明確證明二氧化碳、陽光與水可以產生糖,並釋出氧氣,農林業是最初始的自然碳循環,成爲全球最大的碳匯資產,在碳足跡必須付費下,發展「糖經濟」兼具創新再生能源、吸收碳排的雙重效益;另外也有幹部認爲,國際間減碳的制度逐漸成型,臺灣也應接軌,加快綠能轉型速度。

缺地、缺水、缺電、缺才、缺工等五缺問題,工總擔心如不持續改善,恐將成爲臺灣經濟發展障礙;尤其產業面臨缺工、缺才,人口老化所造成的弊端逐漸浮現,外籍移工、人才來臺政策應大幅鬆綁、改善結構性問題。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中小企業面對全球新挑戰如地緣政治、通膨、缺工、電價調漲、AI、淨零碳排等,生存壓力更形艱鉅;他希望,政府政策不要偏重大型企業,對於中小企業也應多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