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壽喚醒生命中的記憶拼圖

這是在臺推展17年的「活化歷史」方案,今年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大力協助下,首度踏入臺南市新營區,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民治文化中心管理科科長楊馥菱從 「長者故事班」開課起,每堂皆親自參與,融入每一位新營長輩喚醒記憶拼圖的過程,經過三個月時間,終以生命劇場呈現。

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17年前自紐約引進臺灣的口述歷史服務方案,其中「活化歷史」與果陀劇場合作的「生命劇場」舞臺劇已將近20部,深獲好評,讓阿公、阿嬤們成爲舞臺上的最佳男、女主角,也讓觀衆重新回味五、六十年前的魚塭、溪邊洗衣、踩裁縫車等場景。

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表示,「活化歷史」首次步上充滿古都風華、人文薈萃的臺南。此次改編長者的真實故事,經過編排、加入戲劇元素,將它們寫成獨一無二的「生命劇場」劇本,並在多次彩排後,長輩、孩子終能一同站上新營文化中心的偌大舞臺演出,在演出後特別提到,希望觀衆將《舅公的玻璃珠仔》劇中看到的小故事帶回家跟家中長輩分享,或許可引起共鳴,希望能借此創造出更多跨世代的連結,有機會讓家庭成員之間拉近關係,並珍惜祖孫情誼。

「生命劇場」來自於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與果陀劇場共同主辦源自紐約 ESTA 機構所開創的藝術方案「活化歷史」的延伸。劇本改編自「活化歷史」阿公、阿嬤們的真實故事,透過真情流露演出的動人特色,達到生命經驗傳承隔代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