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俄烏開戰 人民幣意外成贏家

全球關係牽一髮動全身,俄烏衝突直接拉扯國際政治的平衡,美歐等國選擇與俄羅斯明確切割制裁,但與俄羅斯、烏克蘭和歐洲國家保持模糊曖昧關係的中國,試圖在亂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人民幣的避風港得角色逐漸成形。不過在科技領域上,中國關鍵技術仍被「卡脖子」,恐受制於美國製裁,而難有作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全球股匯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卻也讓人民幣和中國資產罕見地成爲全球資本避風港,加上中國的體量以及設定2022年5.5%經濟增速目標,讓市場對人民幣需求不斷升高,也因此帶動匯率走強,近期來到約4年的新高。

當前美國以及歐洲等國家切斷對俄羅斯各領域貨源的供給,更將俄羅斯從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中排除,在西方國家給予的壓力下,願意與其貿易的只有擁有龐大體量與資源、又與西方利益不一致的中國,屆時俄羅斯的能源、農產品等更依賴中國的採購,中國談判籌碼大增,人民幣也將從中獲利。

對中國來說,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中、俄共同創造一個新的全球支付系統,與當前的美元霸權進行抗衡,而有鑑於中俄雙方的體量、戰局下的需求,人民幣將成該系統的主角。

然而,縱然真的有機會建立新的全球支付系統,中國也必須拿捏好「緩稱王」的步調,避免與當前的全球體系完全撕破臉,因爲中國目前並無力對抗全球制裁或單獨撐起俄羅斯經濟,所以對中國而言,只要緊抓住不與全球體系脫鉤的這個原則,就能繼續在這起事件中持續壯大人民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