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汰舊換新促消費 能避免產能過剩

從大陸今年啓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從短期來看將有效擴大消費、拉動內需,增加企業生產端的收入,另可進一步帶動消費、投資,形成良性循環。中長期則有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產能擴大,提升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挖掘市場潛力。

另據「兩會」期間大陸專家指出,對大陸而言,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是產品、產業接下來必經的轉型方向,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加速形成新市場行之有效的辦法,對培育「新質生產力」更具有重要孵化作用。

另從全球角度來看,大陸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其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對於全球經濟本身即會帶來變動。特別是「以舊換新」行動較不會對其他國家造成衝擊,且全世界的企業、商家也可以參與,也不易引起反彈。

這點從近年電動車、電池、太陽能組件在美歐國家引發的強烈反彈即可見一班,美歐國家認定大陸電動車透過官方補貼傾銷,猶如2008年金融海嘯後大陸鋼鐵、有色金屬、太陽能組件等橫掃全球,令許多國家的產業飽受打擊,工廠倒閉,禍因即是由當年的4兆人民幣引發的鼓勵生產消費、結果造成產能過剩,最終市場化爲殺戮紅海。

近期美歐國家均表關切,特別是電動車與太陽能,就連今年春節前中美經濟工作組在北京開會,美方也特別提到此點,因此大陸推動設備更新、以舊換新,一方面滿足內需消費、產業升級的內部需求,對外也可避免過度刺激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