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防疫要看地區風險 而非身分

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8日宣佈,國人武漢入境,返臺不必再集中檢疫。圖爲陳時中受邀爲109年「育智獎」表揚大會頒獎,會後與受獎者一同合影。(杜宜諳攝)

短期商務來臺開放國家

全臺疫情趨於穩定,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佈,全球新冠肺炎起源之地武漢,由於觀察該區的臺人返臺後,都沒有任何感染風險,返臺不必再集中檢疫。如此說法乍看指揮中心開放政策,似都建立在評估感染風險的「科學證據」上,既然能開放,就代表其感染風險是低的,那麼爲何同樣來自大陸陸配及其子女小明們」仍不能回臺?防疫憑據的是地區風險而不是身分,口口聲聲將人道掛在嘴邊的陳時中,他的人道顯然是放在政治天秤上,而不在人民的健康平權上。

當武漢民衆都可以比照一般民衆返臺,代表疫情中心認爲大陸的疫情也已經趨於穩定,但對於陸配、陸配子女及陸生何時可以來臺,陳時中卻說,因爲大陸的疫情還是不明朗,所以暫時沒有時間表

陳時中以一句疫情「不明朗」就不讓陸配及陸配子女入境,反觀全球疫情,確診數每天飆破新高、風險最高的美國,在當地的國人想回來就可以回來,即使入境後確診者衆多,也沒有改變指揮中心的邊境管理策略,顯示在檢疫、醫療量都都可以負擔的情況下,在美國這樣高風險國家臺人都可以返臺,只因指揮中心認爲其「資訊透明」,就不用顧及感染風險高低嗎?

防疫應以該國、地區的疫情風險高低作爲開放依據,也因此纔會有指揮中心規畫出的短期商務旅遊的低、中低風險國家名單,而不是以國人的身分別作爲返臺的依據;退萬步言,近日大陸的羣聚是發生在北京上海等地,並非整個大陸都有疫情,若真的擔心,也可以分區讓陸配及其子女陸續返臺,並接受14天居家檢疫甚至是集中檢疫,而非一概不準。

防疫是科學不是政治,移民署都已經將這羣陸配子女標註爲「國人親生子女」,也按規定申請「專案居留」合法證件,如今因疫情卻有家歸不得,這羣孩子何以堪?把人道兩字放在嘴邊的陳時中,此刻難道心中只有政治,沒有一點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