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官方惠臺民間有雜音 福建左右爲難

「連續14天內發生10例以上本土確診病例」,這是福建暫緩此政策官方說法,但背後其實還隱含兩岸政治角力。圖爲福建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一位臺胞正在準備接種新冠疫苗。(中新社

大陸福建省8日決定暫緩實施臺灣人赴福建只要隔離2天的「2+19」措施,檯面上原因是臺灣近日出現諾富飯店多起本土確診病例,因此不再具備放寬條件;背後則有福建夾在大陸民意和作爲惠臺表率省之間的兩難,也反映兩岸政治對抗造成民間的互疑。面對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在最後一刻做出折衷的調整

「連續14天內發生10例以上本土確診病例」,這是福建暫緩此政策的官方說法,但背後其實還隱含兩岸政治角力。福建省制定此政策可歸納有三個目的。一、落實習近平指示要讓福建成爲臺胞登陸第一家園和以「通惠情」促融;二、福建省6月下旬將舉辦海峽論壇,此措施可提高更多臺灣民衆參與意願;三、民進黨政府多次表態要重啓疫後兩岸交流,此舉猶如把開放小三通的球丟給臺灣,測試臺灣究竟只是說說而已,還是真有誠意要推動。

但政策宣佈後,對內遭遇大陸民衆反彈,福建省官方微博4月底關閉評論功能,截至5月8日未開啓,且已一週沒更新;對臺灣也未得到善意回應,被陸委會指具有「高度統戰性質」,據瞭解,陸委會也不可能配合「促成」讓海峽論壇熱絡,並不打算馬上開放小三通,更有部分媒體以「黃鼠狼給雞拜年」形容

兩岸政治對立已蔓延到民間氛圍肩負兩岸融合發展重任的福建省,處境變得艱難,既要落實官方惠臺政策,又要顧及大陸民間對臺的不耐情緒

大陸民衆不滿憑什麼獨厚臺胞,臺灣則有網民質疑大陸疫苗品質,就算打了也會染疫,兩岸民間相互猜疑。

福建省眼看兩面不討好,趕在10日政策上路前的最後一個上班日,還是五一假期的週六補班日,宣佈推遲這項措施,並採取折衷作法。譬如不是直接取消,也不是執行到底,而是延後實施、動態管理,「根據有關規定視情適時實施便捷通道措施」。

去年福建省的年度盛事「海峽論壇」,因爲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被央視主持人說是「求和」引起軒然大波,最終國民黨破天荒不派人蔘加;今年海峽論壇的前一個月,又爆出2+19政策爭議,本來福建一樁美意想讓活動順利舉行,卻提早陷入敏感兩岸的輿論夾縫,箇中冷暖,想必點滴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