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國防部查助考無弊案 遭監院打臉

監院調查,把前軍情局長羅德民中將「助考」的離譜情節,一一攤在陽光下,打臉國防部調查草率。(本報資料照片)

監察委員陳景峻調查前軍情局長羅德民中將幫助友人之女考上軍情局,內情詳盡,調查亦具巧思。軍情局最重要業務是兩岸軍事情報,監院自己出題,對一位連兩岸基本常識,問7題竟1題都沒答對的人,卻能考最高分,覺得疑點重重。此案,國防部法律司是以「查無考試舞弊或泄題情形」結案,而監院的調查與糾正,正是打臉軍方調查的草率。

事實上,羅德民交辦軍官協助友人女兒在考前輔導,順利考進軍情局一案,已經鬧了很長一段時間。監院的調查,把軍情局「助考」的離譜情節,一一攤在陽光下,羅德民的做法實難杜悠悠之口。

羅德民的意圖很清楚,就是助他認識10多年的友人,讓其女兒考上軍情局,沒想到的是,軍情局爲此竟前後動員多名資深上校情報人員登場「助攻」,不但派2名上校考前輔導,口試當天,還現場臨時決定替友人女兒加分,又怕被人說話,同組6人全加,但其他組的應考生卻沒,這就是欲蓋彌彰。

羅德民全力讓友人女兒進軍情局,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被諒解,就是羅想派情報員打進宗教界;但情治界認爲,羅有宗教信仰,也信風水,助友人女兒考進軍情局是爲私人情誼,因公的可能性非常低。

不過,對於送予美方重要機構訪賓每人3萬元手錶與圍巾,情治界認爲這是情報經費運用,並無不當,因爲做情報就是要花大錢,而且就算花錢,都未必有效,但還是要花,不花錢,或手筆不大,一定沒有收穫。情報經費運用,不必拘泥法規細節。

情治界舉例,軍情局有次招待來訪的日本情報單位官員,特別邀請時任調查局長蔡清祥列席陪同,不久,蔡即受邀赴日訪問,且參觀軍事單位,可見情報花費與投資,有其必要性。送美方訪問官員3萬禮品,從情報工作觀點言,相當合理。

唯軍情局與調查局高層聯誼交流,吃飯花19萬元,而且是用機密的大陸情報工作經費,情治界仁智互見。贊成者認爲,調查局專查間諜案,軍情局的間諜,都是調查局破獲,彼此密切合作聯誼應該的。

反對者則認爲,一頓飯吃了19萬,而且兩個都是公家機關,過於誇張,傳出來確實不太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