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搶吃美豬 陳時中別爲政治服務

衛福部長陳時中29日出席「關懷醫護前線 送餐成功感恩茶會」;針對蔡政府明年起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表示,他已責成食藥署過2天要提出整體報告,再來做判斷。(許哲瑗攝)

蔡政府開放美豬、牛,卻連瘦肉精殘留標準都還沒訂定,風險評估也未說明,坐實先畫靶、再射箭。衛福部身爲食安最高主管機關,應站在爲民把關立場,但陳時中竟在連風險評估都付之闕如情況下,就表態要連吃3個月美豬,迎上媚美表露無遺,做了最壞示範。

陳時中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總把科學證據嘴邊,但此次開放美豬、牛,府院提出的理由都是臺美合作、促進經貿發展,但身爲衛福部不能跟着打混仗,瘦肉精的危害有哪些、訂定殘留標準是多少、小吃店加工肉怎標示、標示字體要多大等,這些關乎民衆生命健康,更需要科學數據,總愛撂科學數據的陳部長怎突然不見了?

陳時中又說,臺灣對萊克多巴胺的標準要與世界連結。但國人愛吃豬肉更甚於牛,多數人也有食用內臟習慣國際標準不一定適合臺灣,國內應有專屬的風險評估才能依循,一味傾斜的說法,令人難以苟同。

美豬、牛開放顯示國人的健康在臺美關係利益考量中,遭到了犧牲,一旦開放成本低廉的瘦肉精豬肉、內臟輸臺,資訊落差的民衆、貧窮弱勢家庭及外食族恐首當其衝,只能挫咧等。

尤其,如果陳時中若真想帶頭吃美豬,藉此證明「免驚」,那麼,爲何不開放臺灣養殖戶也使用瘦肉精?尤其,如果教育部也表態不能讓學童吃瘦肉精,爲何一般消費大衆就能吃?這些問題若到此刻都還答不出,那麼,我們的衛福部長是否已經變成在爲政治服務,而非替百姓把關呢?比起連吃3個月瘦肉精,重新展現衛福部該有的專業責任,纔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