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無視威信折損 拜登吃了秤砣鐵了心

一名手持M16突擊步槍的塔利班戰士站在阿富汗喀布爾內政部外頭。(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常自豪在外交上有豐富經驗,今年上任後也宣佈「美國回來了」,並在國際上積極拉攏盟邦合力抗中。然而,阿富汗「塔利班」15日班師回朝,大批民衆涌向首都喀布爾機場試圖逃離,甚至出現攀上美軍運輸機起落架、至少3人高空墜落身亡的驚人一幕。在阿富汗這番混亂景象下,拜登的領導威信已然折損。

拜登自週末以來一直在「大衛營」度假,15日,白宮僅發佈了一張他獨自在房內聽取幕僚遠端彙報的照片。拜登原定待到本週中,但喀布爾突然落入塔利班之手,以及美軍從阿富汗撤離進程混亂,拜登因此飽受批評,於是中止了假期,返回白宮。

拜登16日就阿富汗局勢發表了近一週來的首次公開談話,爲撤軍決定辯護。他也談到,在喀布爾國際機場,絕望的阿富汗人試圖逃離自己國家的畫面「令人揪心」。詎料,發表完談話後,拜登又立即折返大衛營,繼續度假。有此舉動的可不是素人總統川普,而是從政大半生的拜登!

《紐約時報》指出,上任7個月來,拜登政府似乎表現出了美國迫切需要的能力,包括讓全國70%以上成年人接種了疫苗,推動就業增長,並在跨黨派基礎建設法案方面取得進展。可是,美國在阿富汗最後幾天的作爲,卻粉碎了這一形象。紐時稱,拜登將以此形象被載入史冊:在他領導下,美國在阿富汗的實驗以一個醞釀已久的、恥辱性的方式落幕。

拜登的撤軍決定並不令人驚訝。他在歐巴馬時期擔任副總統以來,便一直堅持認爲戰爭應該受到限制。在歐巴馬政府初期擔任阿富汗特使郝爾布魯克在回憶錄中稱,記得拜登憤怒地告訴他,他「不會派我的孩子回到那裡爲(阿富汗)女性的權利冒生命危險。這不是他們在那裡的目的」。

在拜登看來,作爲對911恐攻的迴應,美國多年來一直在對外交政策進行調整,這讓中國有了崛起的空間,讓俄羅斯有了攪局的空間,也讓伊朗和朝鮮有了推進核武野心的空間。從阿富汗撤軍是他大布局的一環,意在重新關注對美國核心的戰略挑戰。但從拜登這次對阿富汗局勢的應變,顯然會令人對其能耐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