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如何理財?專家:善用3個帳戶,讓你脫離月光族

新鮮人可利用「3個帳戶理財法」,避免變成月光族。(圖/記者周宸亙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經濟動盪下,臺灣人理財上趨於保守,在理財商品運用上,超過5成民衆選擇透過「儲蓄定存」達成目標;就有專家建議社會新鮮人在理財部分,可利用「3個帳戶理財法」,即緊急帳戶、儲蓄帳戶、一般帳戶,將每個月薪水依照比例分別撥入不同帳戶中,有效控制各項支出以達到理財效果

第一個帳戶:緊急帳戶

此帳戶存入金額約爲3到5個月的薪水,作爲因應突發事故的維持生活準備金,例如突然被裁員或是失業,還是臨時修車、修冷氣等,重要的是,此帳戶不辦提款卡,有效剋制動用念頭,建議可每月撥薪資的三分之一入此帳戶。

第二個帳戶:儲蓄帳戶

新人剛開始理財,可先以儲蓄以求保本,等到累積到更大的金額時,就轉爲購買一些保本還本的理財險種,作爲比較大筆的支出準備金,例如買房買車、退休規劃金等,建議此帳戶不辦提款卡、每個月把三分之一的薪水存到這個活儲帳戶,大概累積到三至五萬元左右,在確定短時間內不會動用到這筆資金時候,可以轉爲定期存款

第三個帳戶:薪資轉帳戶(一般帳戶)

薪資轉帳戶通常是活期儲蓄存款帳戶,唯一辦提款卡的帳戶,在把薪水分別提撥到上述兩個帳戶後,剩下的錢就是可用來支付生活開銷、保險費生活費,以及定期定額投資費用,由於已經在上述兩個帳戶先做了預備金與儲蓄計劃,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還有多少金額可以靈活運用,可以買多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