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應材加碼投資高雄20億 路科第二廠動土

(新應材二期模擬示意圖,預計2024年完工、2025下半年試產。圖/高雄經發局提供)

致力研發與製造半導體及顯示器特用化學材料的新應材公司,投資約10億元的路科高雄廠第一期工程,去年4月啓用之後,加碼投資20億元、擴建的第二期廠,10日動土,規劃興建單層危險品倉及地上6層生產廠房7條生產線,預計2024年完工、2025下半年試產,強化臺灣半導體在全球市場得競爭實力。

新應材「第二期廠房動土典禮」10日下午舉行,由經濟部王美花、高雄市長陳其邁、南科管理局長蘇振綱、新應材董事長詹文雄等人主持、與會。

新應材詹文雄董事長表示,高雄廠二期動工後,接下來會持續以拼命三郎精神,擴大在臺投資,成爲臺灣半導體先進製程材料的領頭羊。

詹文雄指出,臺灣的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全球,新應材則憑藉豐富經驗,成爲臺灣少數能夠提供半導體前段先進製程、以及後段先進封裝等關鍵化學品的材料供應商之一,並專注於黃光微影材料的製造。

他說,新應材從2020年就加快擴廠的步伐,在南科高雄園區(路竹科)的整體投資計劃超過了35億元,打造一個「半導體先進製程材料」生產基地,爲臺灣半導體材料自主之路貢獻一份心力。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臺灣半導體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不僅整體產業供應鏈完整,且擁有最先進研發的技術,例如:臺積電AI晶片的研發、量產仍是以臺灣爲最重要的基地。

她說,新應材二期動土更是有實質意義與象徵,因爲,新應材從面版光阻製造廠,不斷創新研發出先進製程所需的黃光微影材料,是臺積電留在臺灣最關鍵的因素,高雄優勢在於設備、材料廠商羣聚,通過持續完備南部半導體S廊帶。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新應材公司二期擴廠,代表半導體產業生態系,也逐漸在臺南、高雄的科技走廊形成,相信能借此呼羣引伴、築巢引鳳,也將會有更多廠商繼續加碼投資高雄,高市府與南科管理局也會繼續扮演企業最堅強的後盾,提供最好的服務。

陳其邁表示,隨着投資計劃逐步落實,包括半導體的S廊帶,廠商逐漸在臺南、高雄之間落腳,相信半導體產業生態系越來越完整,他說,S廊帶上很多廠商希望距離能再拉近,因此,他認爲原來的工業區可做一些調整,加速廠商的進駐。

高雄經發局長廖泰翔指出,新應材是一家專精於半導體及顯示器特用化學材料,一直致力於研發TFT-LCD光阻材料、Micro-LED、CIS影像感測器及半導體光學元件材料等領域,投入與努力,已成功成爲全球重要的供應商。

他說,新應材加碼投資高雄,不僅象徵公司成長,更進一步代表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升級,預期新應材高雄整體投資計劃,未來將創造60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