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客家八音成果展演 縣長邀民衆「有閒來寮」

田屋北管八音團15日將與文山國小八音班學員,在文化局文化廣場舉辦傳習計劃成果展演。(羅浚濱攝)

新竹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田屋北管八音團」,持續舉辦傳習課程讓參與學員學習演奏技藝,15日將與文山國小八音班學員,聯袂在文化局文化廣場舉辦客家八音傳習計劃成果展演,縣長楊文科歡迎民衆「有閒來寮」,一起來聽客家八音。

楊文科表示,「客家八音」是客家文化中重要的傳統表演藝術,在臺灣早年農村社會,不論是歲時祭儀或常民生活禮俗,多可見到客家八音的表演,展現客家族羣的獨特文化。

「田屋北管八音團」致力保存及傳習客家八音的傳統表演藝術,第三代繼承人兼團長的田文光,曾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傳統藝術類得,他帶團進行教學及推廣,每年3月至11月間固定在縣定古蹟「問禮堂」,培訓有意學習客家八音的學員。

文化局同時在新竹縣藝文教育紮根計劃,推動「藝術陪伴」的重點種子學校,新埔鎮文山國小成立客家八音班,讓小朋友學習傳統技藝,也深入瞭解客家八音的文化精神

田屋北管八音團聯袂文山國小八音班學員,15日傳習計劃成果展演,曲目有「鑼鼓樂」、「八音絃索樂」、「北管西路曲」、「北管連套曲」、「山歌」、「小調」及「雅樂」等,多元豐富,保證精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