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調查:超過兩成學生不知道什麼是性行爲

重慶市教科院發佈了一項針對中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調查,調查顯示,中小學生性健康存在隱憂:多數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性行爲,50.4%的中小學生認爲婚前性行爲基於愛情或只要雙方願意就可以;他們更多從同學網絡中獲取性知識;遇到性侵害求助意識不強。

超兩成不知道什麼是性行爲

此次調查從學生心理現狀、學生對學校性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學校性健康教育實施情況三個方面設計調查問卷,隨機抽取小學高段(4至6年級),初 中、高中共九個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發放問卷1833份,回收有效問卷1425份,有效率78%。其中,男生687名,女生738名。

調查表明,23.4%的學生不知道什麼是性行爲。對婚前性行爲,50.4%的中小學生認爲基於愛情或只要雙方願意就可以,僅13.6%的中小學 生明確反對。對同性戀、雙性戀,45.6%的學生認爲可以接受、應該尊重,24.8%的學生認爲無所謂,29.6%的學生認爲荒誕。

調查顯示,85.7%的學生知道“隱私部位就是泳衣背心短褲遮擋的地方”;對“隱私部位是否能讓別人觸摸或看”這一問題,只有66.4%的學 生做出正確選擇,說明三成以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高。當問及“遇到性侵害時的做法”,大部分學生還是選擇“告訴父母或自己信任成年人”(67.8%)、 “到公安機關報案”(64.6%)等,然而依然有7.7%的學生選擇“不告訴任何人”,還有11.1%的學生選擇“自己悄悄去醫院檢查”。

近四成從同伴或網絡瞭解性知識

調查表明,中小學生了解性健康知識的途徑廣泛,其中從同學、朋友和網絡瞭解性知識的所佔比例最高,分別爲39.2%和34.9%。遇到性問題 時,50.3%的學生更願意自己查資料或悶在心裡,18.6%的學生願意找朋友商量,18.0%的學生願意求助父母,僅9.5%和3.6%的學生願意找專 家或老師諮詢

在性知識方面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依次是:同性朋友或同學(42.2%)、異性朋友或同學(15.4%)、老師或醫生(15.0%)、父母(10.3%)、其他人(6.3%),還有10.8%反映沒有任何人。

另外,有研究表明,父母與子女家庭中關於性問題的溝通對減少青少年性冒 險行爲具有積極的影響。然而,調查發現,在與父母一起觀看影片出現男女親密鏡頭時,父母抓住機會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的比例只有32.7%,37.1%的 父母制止孩子不讓看,30.2%的父母沒有特別反應

三成希望性教育課程男女分班

性健康教育是否存在負作用,一直是家長社會各界甚至是老師們都擔憂的問題。調查表明,45.5%的中小學生對學校開展專門的性健康教育願望強烈。對於性健康教育課的任教教師,31.4%的學生希望是專職老師。31.3%的學生希望按性別分類分班開展。根據調查,關於學校性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55.9%的學生反饋學校有性健康教育課程;在有性健康教育課的學校中,69.9%的學生稱性健康教育課沒有 固定的課時安排,只有16.1%的學生稱有專門的性健康教育老師,其餘的上課老師還包括心理老師、生物老師、政治老師、班主任、學校醫務人員等。

建議

專家:把性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計劃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王緯虹介紹,造成目前這種現狀,主要還是與三方面原因有關:家長性觀念落後,學校課程體系不完善,社會媒體缺乏有效監管。到目前爲止,還未有一部關於學校性健康教育的統一教材、專門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這使學校的性健康教育很難實施。

王緯虹建議,教育行政部門應把性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學課程計劃,性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可借鑑國內外性健康教育發展較爲成熟的先進經驗,探索適合各地中小學生性健康教育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