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導期1周!北市戴口罩「6大場域一次看」 13日起北捷開罰最高1.5萬

記者蘇晏男楊亞璇臺北報導

爲防國內疫情再度爆發,北市府6日起擴大管制,進入「6大場域」有戴口罩實名制等相關規範,勸導期至13日止,不過臺北市柯文哲透露,隨着疫情變化,強制期可能提前。臺北捷運則表示,13日起,勸導不聽者將開罰3千元至1萬5千元,並拒絕運送。

▲北市府6日起規定搭乘臺北捷運務必全程配戴口罩,勸導期至13日止。(資料照/實習記者方敬攝)

全球疫情尚未減緩,近日也陸續有境外移入確診,但國人帶口罩比率明顯下降,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5日起,進出八大場所務必戴口罩。北市府跟進,6日宣佈進入市府與市有場館醫療院所公共場所大衆運輸學校單位及大型活動等6大場域需配戴口罩。

▲臺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柯文哲6日指出,衛服部在5日突然公佈八大場所,其實北市有制訂計劃,但因爲北市當天半夜才發佈,若隔日開始實施有困難,因此先有一週宣導期。不過他也透露,隨着疫情變化,也有可能就把強制期往前,但最慢是一個禮拜

根據北捷統計,6日上午6時到下午4時半,約有8900人次在捷運砸門前被攔下勸導,儘管極少數乘客遺忘攜帶,但由北捷提供紙口罩後,所有人均有戴口罩,順利進站,並無勸導不聽並決定不搭車離去的人。

北捷強調,待13日勸導期結束,將對勸導不聽者開罰3千至1萬5千元,並拒絕運送。北捷也提醒,乘車時儘量不要交談,並儘可能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在家休息或儘速就醫;至於發燒(體溫大於或等於攝氏38度)旅客,仍將拒絕提供運送服務,以保障自己與他人健康。

臺北市第一階段應變機制

市政府(含市府所屬機關)1. 一線員工戴口罩2. 進入市府全面戴口罩3. 管制點放置乾洗手液4. 入口測體溫(有發燒、呼吸道及疑似症狀者勸導就醫)5. 實名制6. 經常接觸面每日落實環境消毒(以1000ppm 漂白水)7. 臨櫃作業分流人流管制8. 啓動異地備援機制

大衆運輸1. 強制戴口罩2. 管制點放置乾洗手液3. 車站每日環境進行消毒4. 每班車每日1 次環境消毒5. 進站體溫監測6. 禁止飲食

醫療院所1. 門禁管制2. 動線管控3. 實名制4. 到院者全體員工戴口罩5. 管制點放置乾洗手液6. 員工及到院者體溫監測7. 分艙分流8. 加強TOCC 問診與通報9. 探陪病管理10. 防疫物資整備11. 醫療資源人力負壓隔離病牀、一般隔離病牀整備12. 疑似症狀員工就醫及禁止上班

學校單位1. 建議戴口罩2. 人員量測體溫及健康監測3. 管制點放置乾洗手液4. 有疑似症狀者就醫並停止上班上課5. 每日1 次清潔環境與消毒6. 訪客及志工實名制7. 整備遠距教學

公共場所1. 室內保持空氣流通2. 工作人員配戴口罩勤洗手3. 場館管制點放置乾洗手液4. 經常接觸面每日落實環境消毒(以1000ppm 漂白水)5. 場館落實實名制6. 落實社交距離或戴口罩

大型活動1. 動線管制2. 管制點放置乾洗手液3. 工作人員活動前二週健康管理4. 進出人員健康監測5. 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應全程配戴口罩6. 場所每日消毒7. 實名制8. 室內活動超過100 人,室外超過500 人須向觀傳局申請經衛生局審覈通過9. 不設飲食攤位及無飲食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