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亞馬遜AWS等 合辦量子電腦班

蔡進發校長(前排左二)、安強公司總經理陳永鬆教授(前排左一)、黃光彩講座教授(前排右二)、亞馬遜AWS機器學習專家陳怡安博士(前排右一) 與「量子電腦春季研習班」學員合影。   圖/亞洲大學提供

亞洲大學、成功大學研究發展基金會、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安強石墨烯公司,合作開設「量子電腦春季研習班」,研習「混合式量子傳統計算與機器學習」,三月五日在亞大開課。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量子電腦研發關係到臺灣發展能力與國家安全,亞大希望透過研習班協助學員,降低進入量子電腦的門檻,建置和改進量子演算法。

蔡校長指出,2019年1月起全球掀起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熱潮,希望讓電腦的運算擁有超乎想像的速度,例如讓量子電腦開始透過AI模擬數以萬計的藥物分子結構,在3天后,就能快速得到結果,成功研發人類所需要的疫苗。

蔡校長說,全球有很多國家都投入大量資源在研發量子電腦,目前最熱門的議題就是用在研發新冠肺炎疫苗,更重要的是可應用於全球氣候變遷相關產業,還可應用於金融科技、生醫等領域。

蔡校長表示,現在的目標是加速量子電腦與傳統電腦結合,變得更加實用,透過量子電腦預測病毒變異、模型建置與疫苗研發;也能透過虛擬機器處理各方面最佳化的問題。

承辦課程的亞大資電學院指出,春季研習班分6梯次課程,利用週六、週日上課,至四月卅日止。邀請亞大資工系講座教授黃光彩、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講座教授黃吉川、雙橡園國家實驗室徐中行博士等13位專業師資。課程着重於「混合式量子(QC)傳統(CC)運算雲平臺 」,並以COVID-19疫情爲例,透過Hybrid量子傳統電腦的高速運算能力,如何加速防疫相關的生醫科學及技術研發。

春季研習班課程重點,是將量子運算結合機器學習(變分量子演算法、VQAs),來解決最佳化問題。例如在病毒變異預測、模型建構、疫苗設計、及藥物設計,如何利用Hybrid CC/QC CaaS整合來加速研發流程,都是生醫應用上最前沿的研發課題,希望藉此爲產業培育具專業能力之跨領域量子人才。

三月五日的首次授課內容,包括「混合式量子傳統計算與人工智能」(Hybrid Quantum Computing Services & AI)、「在 AWS Braket 上探索量子運算」(Quantum computing on AWS with Amazon Braket)、「變分法原理及方法」(Variational Principles & Methods)、「COVID-19病毒結構突變分析與實習」(GROMACS軟體介紹) 。

接下來5次課程將有「量子通用邏輯閘的設計」、「混合量子經典計算的編程支持」、VQE導論、VQE實機操等,各式實作與經驗探討。

亞大「量子電腦春季研習班」,吸引臺灣學術界與科技業者報名參加,包括臺塑集團工程師、智邦科技公司工程師、半導體等產學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