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生技大會 聚焦3大商機

科技部長吳政忠表示,面對疫後時代挑戰,生醫產業將是支持全球復甦的關鍵力量,COVID-19 疫情加速臺灣社會數位轉型,臺灣生醫應攜手 ICT 利基產業,趁勢推動數位、智慧的跨域科技開發,實現智慧醫院、遠距醫療照護、數位健康產業等數位轉型,並以創新、包容、永續爲核心價值,促使科技創新迴歸人本。

就初步統計,將接棒演出的年度生技戲碼中,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的展覽、論壇、商機媒合、公司展望說明會,均以全線上(Online)方式如期在7月21~25日舉行,而現場實體展將延至11月4~7日舉辦;另外,被視爲產業政策風向球的「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 BTC)」,則於8/30-9/1以線上會議舉行,而醫療科技展則在12/2-12/5登場。

率先啓動的亞洲生技大會,今年邀請去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麥可.霍頓(Micha el Houghton),及有「生醫愛迪生」之稱的莫德納創辦人羅伯特· 蘭格(Robert Langer)等多位國際重磅講者暢談「疫後生技新時 代」,探討施打疫苗後全球政治經濟局勢的改變和因應策略,希望有助益臺灣未來施打疫苗後的超前部署。

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期待透過亞洲生技大會 ,可望爲許多因疫情而動彈不得的生技醫藥產業,提供尋求國際夥伴 、洽談合作及授權募資的機會;並藉此防疫時機及亮點,讓國際走入臺灣,同時也讓臺灣走入全球市場,帶動生技產業更快速的發展。

法人認爲,由於生技活動持續展開,不僅將吸引國際生醫、創投業的關注,爲國內產業創造國際合作機會,加上ICT產業近年積極加入研發陣容,在精準、數位智慧醫療都逐步展現成果中,都有機會搶攻疫後新商機,並創造生技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