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掘金】機構:2024—2025年銅價的整體中樞將逐步上移

機構指出,銅行業面臨長週期資本開支增長乏力和銅礦品位下行,未來供給增量有限;需求端新能源需求提供增量,傳統需求小幅穩步增長;2024—2025年銅價的整體中樞將逐步上移,看好銅行業上市公司股價表現。

核心邏輯

1.在經濟復甦+降息週期共振背景下,基本金屬、貴金屬、部分小金屬價格中樞持續擡升,推動相關企業業績增長;受供需格局和庫存壓力等因素,能源金屬價格調整明顯,相關企業業績階段性承壓;新材料企業經營業績分化,軟磁材料、銅合金材料、電子材料結構性機會凸顯。選取169只有色金屬板塊標的進行統計分析,2023年有色金屬板塊實現營收34153億元,同比+1.10%;歸母淨利潤1418億元,同比-29.01%。2024年一季度有色板塊實現營收8113億元,同比-3.37%;歸母淨利潤288億元,同比-28.61%。

2.冶煉產能逐步過剩,礦端短缺逐步向金屬端傳導。隨着全球冶煉產能的持續擴張,到2023年已達3226萬噸,較2004年增長68%,而產能開工率降至83.5%,甚至2022年開工率一度降至80.8%,是近20年僅次於2009年的第二新低,冶煉產能逐步過剩。過剩的冶煉產能和相對緊縮的礦端供給,使得冶煉廠與礦企在加工費的博弈過程中處於劣勢,2024年以來,冶煉加工費大幅下滑,截至4月10日TC&RC短單已跌至6美元/幹噸,冶煉盈利已跌至-1487元/噸,是近10年以來最大虧損。受此影響,冶煉廠開始倡議減產,礦端短缺逐步向金屬端傳導。

3.新舊動能發力,需求不悲觀。傳統需求(電力、基建、家電等)增速雖然出現一定乏力,但整體需求穩定略有增長,但隨着風電、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動能需求的快速增長,銅需求維持持續增長。預計2024—2026年銅需求量分別爲2661萬噸、2778萬噸和2858萬噸,增速分別爲3.0%、4.4%和2.9%,整體需求並不悲觀。供需拐點來臨,銅價有望創新高。隨着礦端的短缺逐步傳導至金屬端,需求端以風電、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爲首的新動能需求快速增長,供需錯配下銅行業供需拐點或將來臨,預計2024—2026年,供需平衡分別爲18萬噸、-66萬噸和-103萬噸,銅價有望創新高。

利好個股

華源證券指出,通過對現有銅企從儲量/市值、產量/市值、低估值、成長性以及業績彈性多個維度進行梳理,得出:從低估值&資源量&產量角度,建議關注:河鋼資源、江西銅業、洛陽鉬業、銅陵有色、紫金礦業;從成長性&業績彈性角度,建議關注:洛陽鉬業、紫金礦業、西部礦業、金誠信。

光大證券認爲,銅行業面臨長週期資本開支增長乏力和銅礦品位下行,未來供給增量有限;需求端新能源需求提供增量,傳統需求小幅穩步增長;2024—2025年銅價的整體中樞將逐步上移,看好銅行業上市公司股價表現。推薦排序分別爲洛陽鉬業、紫金礦業、西部礦業、金誠信,建議關注銅陵有色、五礦資源。

本文內容精選自以下研報:

華源證券《有色金屬行業23年報&24年一季報綜述:經濟復甦+降息週期共振,銅鋁貴金屬業績優異,小金屬新材料表現亮眼》

華源證券《銅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拐點或將來臨,銅價有望創新高》

光大證券《銅行業系列報告之六:近期銅礦生產干擾事件頻發,供給端持續趨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