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銀行副行長林德明: 暢通金融、科技、產業高質量循環,持續服務廣東新興產業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家俊輝 廣州報道

新春伊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號角。

2月18日,龍年首個工作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省內政企學研各界代表齊聚,共謀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與規劃。作爲金融機構代表,廣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林德明在會後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

《21世紀》:這次參會的感受如何?從廣東省,尤其是深圳市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看,對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有何期待?

林德明:一元復始,旭日始旦。龍年的首個工作日,廣東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廣東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還專門召開了“發揮金融‘活水’作用賦能產業科技高質量發展”分會場,作爲金融機構代表,感到非常振奮。

2023年,廣東省全力以赴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高質量發展答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7萬億元、連續35年全國第一,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規上工業企業突破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7.3萬家,19家廣東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深圳不斷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作爲經濟大省,廣東一定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勇挑大樑。

《21世紀》:圍繞廣東“製造業當家”發展戰略,廣發銀行採取了哪些針對性措施?今年有哪些規劃?

林德明:在支持廣東“製造業當家”方面,我行組建了總分支三級客戶服務體系,配置專項資源,優化體制機制,強化產品創新,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將金融活水精準引向廣東的製造業。聚焦重點行業,對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重點產業加大信貸支持,助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今年,我行將按照廣東省2024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工作要求,圍繞廣東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戰略佈局,持續踐行金融央企成員單位的使命擔當,發揮中國人壽集團綜合金融優勢,突出根植灣區,圍繞廣東省重點產業集羣,傾斜專項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產品與服務創新,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強化對省內製造業企業和重點項目中長期貸款支持,加大首次貸款、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支持力度,不斷以“金融活水”助力打造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硬實力”。

《21世紀》:大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廣發銀行將如何充分發揮金融活水作用,持續服務廣東新興產業發展?

林德明:去年,我行在廣東省內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增長49.8%,推出“科創慧融”全生命週期綜合服務方案,在佛山、珠海、江門、肇慶等地市設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有效支持廣州華星光電、新銳光掩模、高景太陽能等一批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

新的一年,我們將持續深化對新興產業的行業研究,圍繞產業發展和企業生命週期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需求,進一步打通資金鍊堵點,聚焦產業發展中的供應鏈融資需求,進一步向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傾斜信貸資源,並依託上述企業的核心信用,爲其上下游提供資金融通、高效結算等服務,實現暢通金融、科技、產業高質量循環,持續服務廣東新興產業發展。

《21世紀》:“科技創新”是大會的關鍵詞之一。對於銀行金融機構而言,如何做好科技金融,更好地支持廣東科技企業發展? 廣發銀行今年將如何發力?

林德明:做好科技金融,要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加大金融資源對科技創新領域的支持,要將“金融活水”引入科技型企業。科技型企業一般具有輕資產、重股權特徵,需要金融資源長期的關注與支持。

我行把“服務科技自立自強”列入2023年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任務,推動科技金融信貸規模持續增長,去年在廣東省內科技企業貸款餘額增長19.4%,金融服務科技型企業能力進一步增強。

一方面,強化信貸政策引導。在公司信貸風險管理指引中明確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重點支持,建立重點項目、重點客戶審批綠色通道,重點關注卡脖子攻關項目承擔企業,專精特新、製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等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方面的融資需求;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首貸、續貸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推出定製化金融服務。升級科技金融專屬品牌“科創慧融”綜合服務方案,發揮保銀協同優勢,爲科技企業從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週期差異化金融需求,匹配“投資+信貸+結算”等定製化綜合金融服務,服務科技企業集中的重點區域。

同時,持續完善服務體系。新推出“專精特新E貸”,升級“科技E貸”等線上化產品;提升知識產權融資領域的數字化水平,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優化知識產權登記流程,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投放力度;制定《廣發銀行科技金融中心管理辦法》,評選出首批科技特色支行,以點帶面提升經營機構科技金融專業化服務水平。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優質科技企業實行優惠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在分行經營績效考覈方案中繼續設置科技金融信貸指標,引導信貸資金投放;積極參與各級政府的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與地方政府、工信部、金融局、中小企業局、科技局、稅務局、產業園區、產業基地以及行業協會等單位的對接合作,及時獲取相關信息,運用“科技E貸”“專精特新E貸”等線上標準產品爲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