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患食不下咽 安寧陪他笑着走完最後一程

40多歲的廖小姐父親日前因下腹痛、排尿不順而就醫,卻驚見罹患攝護腺癌末期,儘管積極接受治療,卻仍在2年內用掉最後一線藥物,更因療程副作用而痛苦萬分,「一週吃不完一碗飯」,在醫師建議下住進安寧照護。不僅因此吃得下睡得着,還重展久違的笑容人生最後一段走的平和。

臺北榮總今舉行大德安寧病房成立20週年感恩會,廖小姐也以家屬身分出席致謝。她說,父親身體一向硬朗,卻在80歲時突遭檢查出罹癌,治療效果也不如預期全家人見他日益消瘦卻又束手無策,故當醫師建議接受安寧醫療照護時,很快地便取得共識

時至今日,仍有人認爲「安寧等於放棄」,但廖小姐激動的說,「我們絕沒有放棄他,只是想讓他脫離痛苦」,她眼眶泛紅的表示,父親在療程後期,飽受副作用所苦,甚至一週吃不下一碗飯;然而在住進安寧病房後,醫療團隊除了緩解她生理疼痛,還透過各種方式,讓父親心情放鬆,甚至有護理師聽到他愛打麻將,還想找人來陪他摸幾把,「儘管父親已經打不動了,但仍被這份心意感動的呵呵笑。」

另一名廖女士婆婆,2年多前確診胰臟癌且多處轉移,因醫師評估後,建議轉接受安寧照護,由於婆婆先前纔剛經歷喪偶之痛,讓子女對她的處境相當不捨、想幫忙卻又不知從何着手;但在安寧團隊細心照顧下,減緩患者的生理痛苦和緩和其悲傷情緒,讓婆婆在人生最後一個月過的平靜。廖女士在處理完後事後,也投身報名安寧病房志工培訓,盼以此來奉獻與回饋給需要幫助的人。

生命接近尾聲,很多人都飽受病痛折磨,爲求能有尊嚴、平靜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各國都在推安寧緩和醫療。長期投入安寧照護的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說,現在政府就是努力讓人民「生得多、老的慢、病的少、死的好」,其中「死的好」就是要努力推動安寧照護,達到尊嚴老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