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運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謝清福:發展ESG 兼善天下

廣運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謝清福。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佈局伺服器散熱系統有成,引起市場關注的廣運集團,在繳出亮眼成績的背後,是創辦人兼董事長謝清福多年來,堅持走在市場前面、多角化發展的成果。這位現任蘇州臺協會長、在大陸臺商圈相當活躍的企業家,這幾年來,除了本業自動化及熱傳事業外,還進一步佈局綠能產業,方向都與當前顯學ESG息息相關。

「我們自己做,也幫助其他的企業。」謝清福要展現廣運非只獨善其身、也要兼善天下的企業家胸襟。

曾自嘲與孔子無緣,所以謝清福16歲時,就北上到機械設備廠當學徒,名副其實的從黑手做起。

18歲那年,他看到一句話:「不怕口袋空空,只怕腦袋空空,只要腦袋不空,口袋就不會空。」這句話讓他拾起課本,來到了臺北大安高工夜間部進修、學制圖,成爲一個會實際操作,又懂製圖設計的機械文武全才。

1976年對謝清福是相當重要的一年,當時他雖僅24歲,決定在工廠自動化模具製造上大展鴻圖,帶着借來的6萬元,成立了自己的工廠-廣運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經過了漫長的47年,謝清福帶領廣運多次轉型並積極多角佈局,在自動化業務站穩腳步後,2003年再成立以太陽能事業爲主體的太極能源科技控股,並於2006年赴越南設廠。

六年前謝清福再度洞燭先機,高薪挖角專才佈局散熱事業,之後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帶領集團進軍第三代半導體,成立盛新材料科技公司。而細數這些事業,共同的特徵是:都與ESG有密切的關係。

謝清福在去年底的尾牙宴上,立下集團2023年發展重點四大方向,包含碳中和及ESG。而集團最重要的課題是在散熱解決方案、太陽能和生質等領域找到好產品,融入爲上下游產業服務的解決方案,對廣運來說,「我們自己做,也在幫助他們」。儘管多角化的理念曾經不被看好,走到如今反證明謝清福的眼光精準,爲廣運做了最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