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發現 瘧原蟲身藏治癌關鍵

丹麥科學家發現瘧原蟲身上會依附在癌細胞上的蛋白質,可望藉此製作出抗癌藥物。(圖取自Cancer Cell)

哥本哈根大學教授阿里(Ali Salanti)在研究瘧疾對於孕婦的影響時,意外發現瘧原蟲身上的一種蛋白質會依附在胎盤上某種糖類上,而這種糖類也存在於癌細胞,研究團隊在這種蛋白質上添加毒性,發現能夠有效治療9成的癌症。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研究團隊發現瘧原蟲身上的蛋白質能夠依附在胎盤與癌細胞後,在實驗室中合成該種蛋白質並添加毒性,實驗中,蛋白質能夠找到癌細胞引發一系列殺死癌細胞的過程,並且不影響其他身體組織。

在老鼠實驗中,患有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老鼠,腫瘤縮小了3/4;患有前列腺癌的老鼠則有1/3在服藥一個月後腫瘤消失;轉移性骨癌的8周後存活率,更從0上升到83%。在未來的四年中,這項療法將進行人體實驗,有望成爲治療癌症的新藥。

這項療法對於9成的癌症都有效果,除上述所提到的外,還包含了血癌、腦癌等…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會被病原依附的糖類,能夠確保胎兒與癌細胞快速生長,因此攻擊這個部位能夠有效治療癌症,不過也因爲這樣,孕婦並不適用這項療法,否則胎兒就會被視爲癌細胞般的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