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破壞資本市場秩序 陸最高檢:新的一年將依法嚴厲打擊

大陸最高檢:新的一年將依法嚴厲打擊嚴重破壞資本市場秩序犯罪。(圖:Shutterstock)

據澎湃新聞報導,「證券期貨犯罪嚴重破壞資本市場運行基礎,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危害經濟金融安全。」2月4日,大陸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在做客「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時說,中共黨中央、大陸國務院明確提出堅持「零容忍」要求,依法嚴厲查處證券違法犯罪案件,爲加快建設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有力支持,是檢察履職的明確方向。

張曉津表示,要堅持「嚴」的主基調,通過高質效辦案,淨化市場生態,維護市場秩序,爲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依法從嚴從快、全鏈條追訴財務造假、侵佔上市公司資產、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老鼠倉」等證券犯罪案件;要加強行刑銜接,嚴密懲治證券違法犯罪法網;重點壓實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的關鍵責任、中介組織和金融機構的「看門人」責任。促推形成不敢犯、不能犯,自覺規範、不踩紅線的法治化市場環境。

張曉津介紹,過去一年,大陸各級檢察機關嚴格落實中央部署,秉持「零容忍」態度依法從嚴追訴犯罪,積極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市場良好秩序。

一是依法從嚴追訴證券期貨犯罪,提高檢察辦案質效。2023年1-11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證券犯罪117件319人,同比上升42.7%、12.7%。最高檢掛牌督辦8起涉私募基金重大犯罪案件,聯合公安部掛牌督辦12起重大財務造假犯罪案件,形成高效打擊合力。

二是下大力氣追贓挽損,依法保護投資者權益。投資者保護是辦理證券案件的重中之重。檢察機關始終把追贓挽損貫徹辦案全過程,堅持「應追盡追」,加強與證監、公安、法院等相關部門協作,做好涉案財物查封、扣押、凍結工作監督;督促引導涉案人員主動退贓退賠;依法支持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多途徑保護投資者權益。

三是統一執法司法標準,不斷夯實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法律基礎。最高檢聯合最高法、公安部、中國證監會修訂《關於辦理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聯合最高法發佈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修訂內幕交易司法解釋,編髮證券犯罪指導性案例,爲「零容忍」追責夯實法治基礎。

張曉津表示,新的一年,檢察機關將持續加大懲治重點領域金融犯罪力度。突出打擊非法集資、騙取貸款、貸款詐騙等犯罪活動,依法妥善處置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風險。持續加大對洗錢、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追訴力度,關注利用虛擬貨幣對敲向境外轉移資產相關犯罪。堅持「零容忍」要求,依法嚴厲打擊嚴重破壞資本市場秩序犯罪,全鏈條追訴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關聯犯罪。加大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關鍵崗位人員追責力度,從嚴懲處中介機構涉虛假證明文件類犯罪。

此外,將完善追贓挽損工作機制,堅持「應追盡追」,下大力氣做好追贓挽損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協作,加大涉案財產甄別和處置力度。做好涉案財物的偵查和查封、扣押、凍結工作監督,健全涉案財物處置公訴職責,重視對涉案財物的事實證據審查,注重提出罰金刑、沒收財產刑量刑建議,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等制度,督促引導涉案人員主動退贓退賠。建立健全檢察機關支持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機制,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