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攜手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 簽訂MOU促臺日科研合作

陽明交通大學與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於今(7)日簽署備忘錄。左至右爲九州大學白谷正治副校長、工研院胡竹生副院長、陽明交大林奇宏校長。(陽明交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陽明交通大學與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於今(7)日簽署備忘錄,將針對半導體、智慧載具、與綠能三大領域,展開前瞻技術與人才交流。

陽明交大表示,2022年開始工研院、九州大學多次交流與互訪,期間希望能彙集九州學術機構、研究機構技術能量,促成更多臺日瞻技術開發、人才交流之機會,而雙方在2023年凝聚共識,進而促成今日在2023 SEMICON TAIWAN舉辦簽署儀式。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陽明交大一直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推手,也是國內前4所成立培育重點領域產業人才學院的大學。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國際合作、更多的海外人士來就讀陽明交大半導體領域相關的國際學程,進一步落實相關研究成果於產業界、注入產業創新技術能量。

九州大學副校長白谷正治指出,在工研院團隊拜訪九州大學光積體電路實驗室時邀請工研院團隊及臺灣學研機構進行晶片製程、封裝結構與製程設計等研究議題聚焦,透過本次與陽明交大簽約,可以更瞭解臺灣未來需求並強化雙方在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角色與定位。

工研院副院長鬍竹生提到,三方MOU是由工研院、九州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間簽訂,鎖定半導體、智慧載具、與綠能三個領域,皆爲現在各國重點開發的技術領域,尤其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導引之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綠能、電動車都是重要關鍵,而半導體是支持所有IC應用領域的技術基盤。

胡竹生說,陽明交通大學與九州大學皆有很強的學術研究實力與前瞻技術能量,工研院則擁有應用技術開發與技術產業化能量,三方一起攜手合作,以因應世界在半導體與綠能領域發展趨勢下,彼此合作開發所需前瞻技術及人才交流的方法,來爲臺日產業技術打下基礎。

簽署典禮後亦舉辦「臺日半導體技術國際研討會」,以論壇形式安排Sony半導體制造、三菱電機Power Devices製作所、益芯科技等臺日Tier 1企業與日本九州大學、陽明交通大學進行研討,期透過產學研交流了解需求與技術優勢,開啓臺日產學研的攜手合作,培養臺日重點領域所需的專業技術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