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雲頂上有「紅色精靈」快閃 天文館:北臺灣首次紀錄

▲這不是鬼魂,而是罕見的「紅色精靈」。(圖/臺北天文館提供)

記者戴榕萱/臺北報導

罕見的「紅色精靈」,是一種發生在積雨雲以上的大範圍放電現象,與常見的閃電不同,並不是帶着高溫,而是一種冷電漿的現象,接近螢光燈內的放電物質。臺北天文館設立在陽明山湖田國小自動觀測站,於9月30日凌晨就首度捕獲這罕見的天象,也是北臺灣的首次記錄

天文館解釋,「紅色精靈」發生在雲頂之上的大範圍放電現象,當積雨雲發出閃電的千分之幾秒後,由雲頂向更高空的放電,時間僅數十分之一秒,因呈橘紅色且瞬間消失肉眼幾乎無法看見,故稱爲「紅色精靈」。

爲觀察夜空現象並進行分析研究,臺北天文館與東華大學物理系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單位合作建立觀測網,於全國各地設立自動觀測站。迄今除了記錄到數千顆流星事件外,亦獲得許多珍貴的觀測記錄,此次紅色精靈就是特殊又珍貴的一例。

紅色精靈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歐洲,及非洲中部(薩伊)、日本海等地都有紀錄,通常在滂沱大雨中的雷暴系統中都會出現。紀錄上可推回1730年,被科學家觀察到暴雷雨中的雲頂會有短暫發光的現象,直到1989年7月6日,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用低光攝影機,偶然拍到首張照片;由於此現象消縱即逝,因此纔有「精靈」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