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尾盤放手 新臺幣貶破30元

主要亞幣對美元升貶幅

國際美元指數衝破108,主要亞幣跌趴,且外資續賣超並匯出,新臺幣19日開盤後又貶破30元大關,且央行尾盤放手,終場收在30.02元兌1美元,創近27個月新低,貶值2.9分,爲連續二個交易日收低,但本週累計僅貶值5分或0.17%,爲最抗跌亞幣。

匯銀主管表示,美國聯準會(Fed)本週發佈的7月利率決策會議紀要透露,通膨仍居高不下且無法接受,後續將積極升息直到通膨明顯放緩,Fed鷹派官員更出面補刀,認爲9月應再升3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即連續三次都加息0.75個百分點,國際美元指數應聲衝破108,主要亞幣幾乎全跌趴,新臺幣也在央行放手30元防線下,站上30.02元的27個月新低。

根據央行我國與主要貿易對手通貨對美元匯率統計,19日至下午4點新臺幣收盤爲止,主要亞幣除泰銖微升0.04%外,其餘亞幣均貶值,以日圓重挫1%最多,韓元及星幣都跌逾0.3%,人民幣貶0.24%,東南亞貨幣則相對有撐,菲律賓披索、馬來幣、印尼盾各下滑0.11%、0.06%、0.03%,新臺幣貶值0.1%,約位居中間位置,主要是央行進場調節,表現維持相穩定。

除國際美元走強外,匯銀主管指出,美股18日因財報及經濟數據有好有壞偏震盪,科技股力領漲力撐,四大指數全部收紅,19日臺股開低震盪走高,最後收漲12點至15,408點,但外資持續賣超臺股73億元,且領到的臺股現金股利,仍是一併匯出的方向不變,使得新臺幣維持弱勢,更一舉跌至3字頭,上演股匯不同調。

雖然央行終於放手新臺幣30元防線,但先前力守2字頭的結果,使得本週成爲最抗跌亞幣。匯銀主管說明,新臺幣本週累計小跌0.17%,反觀其他亞幣表現,日圓重摔2.49%,韓元、星幣、印尼盾、人民幣、泰銖全部挫逾1%,馬來幣及菲律賓披索也各貶值0.74%及0.55%。

匯銀主管認爲,Fed升息預期回溫美元強勢表態下,金融市場恐維持震盪格局,外資偏向匯出資金回防美元,短線在臺股領到現金股利及續賣超臺股,新臺幣應是易跌難升,且隨央行放手30元防線,若就此縮小調節阻貶力道,則3字頭將成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