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局發即期快篩有錢領 診所醫怨:發40多萬劑一毛沒有

社區藥局協助疾管署發送1千萬劑新冠家用快篩,雖爲免費,但八成以上效期都至今年六月底。鄭鬱蓁攝

社區藥局協助疾管署發送1千萬劑新冠家用快篩,雖爲免費,但八成以上效期都至今年六月底。鄭鬱蓁攝

新冠疫情趨緩,疾管署剩下1千萬劑即將到期的新冠家用快篩,請社區藥局協助發送並補助1200元上架,但基層醫療診所醫師表示,早在去年開始,疾管署就要求基層醫師幫忙發,一年來至少發了40~50萬劑,卻一毛錢都沒給,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對此「深感不公,且嚴重打擊基層診所防疫熱忱」發聲明抗議。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疫情期間,基層醫療醫師無償協助家用新冠快篩試劑配發,且全力配合。但五月初,疾管署邀請社區藥局也加入快篩免費發送,卻給予管理費用,基層診所同樣協助政府,卻未能比照獲得合理費用,使基層診所感到不公。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林應然表示,早在去年疫情趨緩開始,疾管署的快篩庫存越來越多,已經請診所幫忙發送給來看診的民衆,一年下來已經發出40~50萬劑,不僅堆滿診所倉庫,且一開始還要求要記錄領取民衆的年紀等,下半年才變得寬鬆,「誰要拿就拿走」。

林應然表示,疾管署怕防疫物資買太多沒用完會被審計部查,因此每次一箱又一箱的寄過來,診所雖人力也吃緊,全力配合發送卻沒有錢,簡直軟土深掘。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疾管署上週五(5月10日)已經和全聯會開會,會中同意將研議補助方案,至於金額與補助方式,還在討論中。但爲何藥局有錢,診所卻沒有錢?曾淑慧強調,由於去年疫情緊張,因此希望到診所就醫時,醫師可以爲病人快篩做出鑑別診斷,和現在藥局的情況不同。

疾管署表示,爲因應國內COVID-19 疫情,保障第一線醫療、防疫人員及民衆健康,本署撥配快篩試劑至醫療院所,以利醫療院所診治病人時,能及時鑑別診斷,分辨是否爲COVID-19感染,以利後續醫療處置或運用於公衛防疫用途。各醫療院所如有快篩試劑需求,可與各縣市衛生局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