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忽悠“產能過剩”居心叵測,民國就被忽悠的丟了江山

開門見山,耶倫此次來華,居心叵測。

爲了說明這個問題,先用一個引子來鋪墊。給大家一個基本概念。

這個引子就是國共之間的貨幣戰爭。

民國的“黃金十年”大家都聽說過也學過,一切經濟和政治現象都是由貨幣引起的。這裡也是一樣,黃金十年因爲中國統一市場建立和西方經濟危機創造的白銀價值下降疊加產生的國運。然而,一切又因爲美國白銀產業遊說而終止。因爲白銀價格由於美國政府收購而上漲,白銀就從中國流向美國,造成中國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經濟急劇蕭條。

於是

1935年,民國政府迫於無奈只得進行法幣改革,這是中國貨幣歷史第一次,從此法幣這種由政府信用爲擔保的信用貨幣第一次系統性的出現在中國歷史上。雖然以前也有政府的紙幣但都是作爲本位貨幣的輔助而不是主要貨幣。

什麼是法幣?

就是政府擔保你拿着這些紙,出去就能買東西。這裡的核心詞是擔保和買東西。

另外補充一下,本位貨幣也就是以貴重金屬擔保的貨幣和法幣的區別。本位貨幣儲備的貴金屬大部分在社會手中,所以本位貨幣的貨幣是由私人銀行發行而非政府。中國就是票號和四川的交子。而法幣是由政府擔保所以是由政府設置的中央銀行發行。

而本位貨幣的數量不會脫離儲備太遠所以通貨膨脹不太容易出現,貨幣價值比較穩定。而信用貨幣沒有任何限制,非常容易出現通貨膨脹,貨幣價值不穩定。

但是面對財政困難,政府很容易濫發貨幣從而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在信用貨幣制度下,貨幣信用和政府信用是連帶關係,貨幣的破產,政府信用就破產了。從而,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政府在法幣改革沒幾年就面臨日本入侵,造成政府不得不濫發貨幣來應對浩大的政府開支,從而造成了政府信用連帶破產。最後這是民國政府失去中國統治權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看我黨是怎麼面對同樣的問題。相對於民國政府。我黨建立的都是敵後根據地也相當於地方政府。然而地方政府天生沒有信用,根本沒有辦法發行信用貨幣。所以它只能發行本位貨幣,可是它又沒有足夠的貴金屬當儲備。那該怎麼辦?於是,根據地政府就用糧食作爲儲備來發行紙幣。這有點像後來的糧券。這就讓根據地政府的貨幣成爲強勢貨幣。這種根據貨品生產而發行的貨幣也和計劃經濟相契合。

通過兩個例子只是說明,不管是什麼幣,其本質都是用來交換貨物的中介。當信用貨幣失去信用的時候。手中的貨幣正在變成廢紙。也就是買不到東西了。

這樣看來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美元正在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且越來越難用美元買到東西。第一,美國對中國一系列的制裁和限制。同時也在傷害美元信用和美國政府的信用。信用在現代金融當中可是比黃金還要珍貴。當一種貨幣不能買到東西的時候,還有必要持有嗎?

在訪華之前,耶倫指責中國產能過剩。一開始很難理解,中國產能過剩,東西賣的便宜不正好可以幫助這些國家降低通脹,中國還要接着接受嚴重貶值的美元接着購買美債。現在通過之前的兩篇文章說明了美國的擔心,那就是世界格局已經不可避免的去全球化。在沒有全球化加持下,作爲全球貨幣的美元就沒有價值了。而中國也看到這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始用商品建立一個新的貨幣體系。未來金磚幣就是一個可能性。用金磚幣可以買中國產品和俄羅斯伊朗的石油。

所以美國也看到了同樣的危機,這纔在未來科技上利用自己最後力量來對中國的產業進行傷害。大家都知道,綠能,AI,電動車將是未來。中國和衆第三世界完全有可能建立新的經濟秩序。到時候真正脫鉤的只有美國,日本和英國。

耶倫此次訪華就是跟中國討價還價。另外鼓動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宣傳一些讓政府大量借債的經濟政策。事實是,中國正在逐漸贏得勝利。道理很簡單,就是通貨緊縮,經濟蕭條,政府財政困難,疫情這些中國政府都挺過去了。因爲耶倫泄露了天機,通貨緊縮只會消滅生產不會產生產能過剩,也就不會產生經濟蕭條。

世界真實的情況是產能不足,一直都是。那是因爲現代金融體制造成財富向幾個富國集中,以國家爲單位,財富向少數人手中集中。大部分人想消費卻沒有錢消費。這點從美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從美國給全民發錢就看到旺盛的消費能力。但是代價是國家財富也流向了少數人手中。國家負債了還是由普通人民負擔。

最後總結,美國國家信用正在逐漸破產。美元霸權不可持續。沒有全球化,美帝國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美國應該回到其本質——美國而非美帝國。所以美帝國主義必將滅亡而非美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