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2小時連2震「原因曝光」 氣象局:深層地震餘震少

宜蘭縣上午10時01分宜蘭縣壯圍鄉又發生芮氏規模4.3地震。(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上午8時34分宜蘭縣外海才發生芮氏規模4.7有感地震,上午10時01分宜蘭縣壯圍鄉又發生芮氏規模4.3地震,臺北市信義區、新北市五分山與宜蘭南澳等地都感受到2震度。短短2小時內發生2起地震,氣象局表示,這是「隱沒帶推擠」造成,這類深層臺灣經常發生,後續也很少有餘震

氣象局地震中心課長林祖慰受訪時表示,上午宜蘭2起地震皆爲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地下的深層地震。隱沒帶從幾公里到100多公里都有,花蓮北緯20度有一個斜坡,越往北越深,臺北盆地下甚至可到100~200公里,上午2起地震深度分別爲69.9公里與80.6公里,皆屬於深層地震。

▲宜蘭外海上午8時34分發生芮氏規模4.7有感地震。(圖/氣象局提供)

林祖慰提到,以上午10時01分發生在宜蘭縣壯圍鄉的芮氏規模4.3地震爲例,今年在其半徑30公里內已發生過15次深層地震,深度落在50至100公里,規模從4至5.5皆有。他表示,這類型的地震經常在發生,但如果範圍太小的話,也不容易被偵測。

根據氣象局資料,上午8時34分發生在宜蘭縣外海發生的芮氏規模4.7地震,宜蘭、花蓮、臺中皆感受到2級震度,南投、臺東嘉義、彰化各有1級;10時01分發生在宜蘭縣壯圍鄉的芮氏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新北市五分山、臺北市信義區、宜蘭南澳、新竹竹東桃園新屋2級;宜蘭市、臺北市、新北市、花蓮縣太魯閣新竹市新竹縣竹北市、苗栗縣南莊1級。